网售处方药“开闸”,医药电商的春天来了?
作者:中国经营报文/陈玉琪
11月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新一版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有条件放开处方药网络销售做了进一步规范。
《征求意见稿》明确,药品零售企业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的,应当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对已使用的处方进行电子标记。
一旦《征求意见稿》通过,意味着网售处方药即将“开闸”。新规落地能否改变“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处方药网售现状?医药电商能迎来多大增量?
11月27日,在《中国经营报》举办的“2020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周”上,从事医药电商的广东康爱多总经理焦宝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处方药网售放开固然重要,但深入推进以处方流转为代表举措的医改更为关键。
医药电商迎来重大利好
焦宝元认为,新规落地能使百姓建立网上购药的信心,“推动的是信任,是老百姓的购买习惯。”
关于处方药网售的“放”与“不放”,争议始终存在。支持者认为,网售处方药能为患者提供便利的服务,对于慢性病群体而言,频繁去医院开药、取药已经成为了巨大负担。今年疫情期间,这一负担更为凸显。
疫情期间,网上问诊平台、互联网药品配送成为刚需,互联网+医疗服务快速发展,也让市场重新思考处方药网售的可能性。
网售处方药一旦“开闸”,对医药电商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利好,这一消息让医药电商平台从业者们跃跃欲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目前具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的企业共有992家,网上药店693家。近年来,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码医药电商领域:阿里健康扭亏为盈,京东健康赴港上市,苏宁易购申请“苏宁大药房”“苏宁健康”商标。
“药品是个标准品,如果能够有规范的政策引领,那么药品在网上的销售一定会迎来几何倍数的增长。”焦宝元分析,此前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落地,行业内有各种各样的争论,导致企业不敢发展过快,行业发展的速度跟不上老百姓的需求。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我国药品销售总额的85%来自于处方药销售,而医疗机构销售了近80%的处方药,根据艾昆纬数据预测,随着分级诊疗与医药分家的推进,从大医院流向基层医疗与社会药方的规模约为4000亿元。
规范处方药网售还需行业自律
2014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允许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允许第三方物流配送药品,非连锁药店企业或可网上售药,但这一征集意见稿遭到了各方的反对。
从那时起,国家关于网售处方药政策的出台一波三折。如何在用药安全与经济便捷之间寻求平衡,是争议焦点所在。
长期以来,处方药网络销售“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缺乏医师指导使用、违规销售、真假难辨等乱象,是全面铺开处方药网售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9年,《南方都市报》对18家网络购药APP展开调查,发现其中16家不合规展示或销售处方药,所售部分处方药没有标明“处方药”或“Rx”字样,买家无需提供处方就能买到处方药。《中国消费者报》调查发现,一些平台还将处方药纳入囤货、满减等促销活动。
修改后的《征求意见稿》明确,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得通过网络销售。
《征求意见稿》还强调,药品零售企业通过网络销售药品,不得以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
“(平台)是从药品的销售起家的,但如何附加‘医’的内容,是考验平台的一个痛点。”
焦宝元认为,和其他的电商平台相比,医药电商具有特殊性。“药品不仅是药品,它关系到生命安全,平台必须要有良知和行业共识,作为从业者要有底线。”
处方流转更重要
“我们不仅仅要看处方药的流转,真正的着眼点应该是处方的流转。”焦宝元认为,不管是出于对医药电商发展的考虑,还是为了解决上述网售处方药乱象,处方流转更加关键。
过去,由于“医药不分家”,公立医院在药品零售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患者基本选择在医院买药。近年来,为了打破“以药养医”的弊病,国家实行了取消药品加成、控制医院药占比等多种政策,推动处方外流与处方流通的市场化,进一步实现医药分离。
米内网数据显示,公立医院药品零售销售额增速从2011年的21.3%,下降至2019年的3.6%,远低于零售药店(7.1%)和基层医疗机构(8.2%)。
“医院就没有了卖药的意愿,药房的建设就成为了医院的负担,所以医院更愿意把处方药物流转出来。”焦宝元说。
2019年9月,全国首个省级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在甘肃落地,随后,山东青岛、湖南等多个省市开始搭建处方共享平台,以保障医药电商企业处方真实可靠。
焦宝元介绍,医药电商平台通过打通医院信息系统、加强药库建设、共建处方调剂中心等手段,为医院提供院外服务,积极承接医院的处方流转。同时,通过建立药师服务平台,提高临床药师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推动专科专病医联体建设,使基层医疗机构也能掌握治疗方案和最新药物。
有业内人士认为,能否对接医保是处方药网上销售的另一突破点。目前医保基金预算与定点医药机构挂钩,大量处方药都在医保目录内。如果处方药网购平台不能实现线上医保支付,会影响患者的使用积极性。
疫情期间,天津首开先例,打通互联网诊疗线上医保报销通道,实施慢病长处方等政策。3月2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患者可以线上复诊、购药并完成医保报销。
“单纯的医药电商未来不会存在。”焦宝元认为,医药电商在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方面大有可为,医药电商未来需要转型成为医疗健康平台,里面有交易,有服务、有生活场景,“而不是仅仅围绕着卖药”。
(编辑:黄玉璐 校对:翟军)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