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黑臭水体,通州用上高科技
作者:北京日报客户端为保证黑臭水体长制久清,通州区水务局目前分别在潞城镇南刘各庄村、贾后疃村选用了国际领先的“微纳米”气泡技术进行水质改善试验,通过数据监测,成效显著,解决了“清淤法”治标不治本的难题。该试验已通过专家验收,为今后通州区坑塘治理、小微水体治理提供了技术选择和经验数据。
摄于通州区潞城镇南刘各庄村
应用了“微纳米”气泡技术的南刘各庄坑塘,面积约3000平方米,位于村东侧,是村内低洼地势自然形成的小微水体,处于整个村庄水系的最低点,流动性较弱。“前一天傍晚刚安排专人顶着臭味儿清理完水面浮萍和绿藻,过了一夜,又长出不少。这是水体富营养化的表现。”通州区水务局工作人员回忆,坑塘治理之前,水体浑浊发黑、透明度低、绿藻和浮游植物泛滥,是典型的黑臭水体。
摄于通州区潞城镇南刘各庄村
记者在现场看到,坑塘上有两座浮床,床面种植着用来净化水质的植物,“微纳米”气泡技术设备就藏身浮床之下。打开电源,水面很快泛起涟漪,但几乎听不到噪音。工作人员说,设备可以产生直径超小的气泡,能够直接向坑塘内部渗透,并最终停留在坑底的泥水混合层,为好氧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微生物代谢过程中,能促进坑底有机物的降解,减少营养盐释放,从而快速消除藻类、水华,同时还可以改善水色、提高水体透明度。
通州区水务局每周采样分析后得到数据显示,南刘各庄村坑塘安装设备后的第1个月里,通过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水体中的污染物指标下降了70%,在观感上,曾经的臭味儿也消失不见了。 据介绍, 这套设备为可移动式,未来有望投放到更多的黑臭水体治理中。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