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cnews 发表于 2020-12-15 21:58

日本或将永远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

作者:桥本看日本
2020年日本或将永远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

桥本隆则

本文是头条号《桥本看日本》的独家文章,今日头条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转载侵犯今日头条版权权益,将受到法律追诉。欢迎把文章转发到朋友圈

最近日本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急剧增加,新首相菅义伟的民众支持率从刚刚当选首相时的超过60%,急剧降到40%左右。10天前,首相还坚持日本政府不会停止刺激旅游的“Go To Travel”,但到了12月14日下午,日本政府决定12月28日起,到2021年1月11日止,停止在日本全国的刺激旅游计划。但是,目前新冠感染高发区域的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地,将在明天(12月16日)起就停止实施旅游刺激计划。






笔者在这个专栏已经多次谈到过“Go To Travel”,日本政府为了刺激日本经济,挽救日本的餐厅,酒店,以及交通,而推出的由政府负担一半费用,鼓励日本民众在日本国内旅游资金的经济振兴计划。其实施的前提条件就是经济复兴与新冠防疫同时“共存共荣”。当时,笔者就批判过这样的计划,不能完全防止新冠疫情,如何谈振兴经济?这样的经济振兴政策与防疫是非常矛盾。但是日本方面推出这样的政策有很深刻的背景:

主要是日本与中国的防疫政策孰优孰劣之争。安倍前政权的第一波新冠疫情防疫失败后,实施了封城的措施,虽然没有像中国防疫一样的强制实行,但封城措施有明显效果,感染人数不断下降,重症病人也在减少。当时,就有在日本引发两个疑问,第一:日本国民自觉性强,日本人也习惯戴口罩,是不是日本不封城也会有相同的结果。如果不封城,日本经济也就不会受到空前的打击,甚至在特朗普总统的贸易战中,日本还可以趁机与邻国争夺亚洲经济主导权上,一争高下。第二,日本当时认为,新冠就是流感一样,并不用严厉的禁止,等到全体免疫,社会就回到正常状态。但是这样的认识马上就被严酷的事实证明是错误的。






同样提倡全体免疫的北欧瑞典,不但新冠疫情没有完全根治,现在成为欧洲疫情的重灾区,重症病人的比例非常高。目前瑞典政府不得不采取严厉的“封城”措施来应对不断扩大的新冠疫情,而当初在疫情刚开始时,如果采取严厉的禁止外出措施,瑞典或许没有这样悲惨的结果。相类似的国家还有美国与英国,特朗普总统自身的对美国新冠的不重视,连基本的对策都不愿意实施,还声称新冠就是流感,最终美国新冠的感染人数超过1000万,死亡人数超过30万。而与美国走得很近的英国,更是不得不宣布再次封城。

日本对新冠疫情在综合判断上出现了问题,从最初的不重视,到之后的过度相信日本的国民性,过分乐观地认为凭借日本国民性能够顺利通过第2波新冠疫情,这也是日本对外宣传国民性优越的原因。






今年6月笔者出差东京,在政府还没有宣布解除外出限制前,涩谷已经是“人山人海”,并且当时日本政府,专家们都认为新冠在日本已经不可能流行。基于这样的观点,之后的菅义伟政权不等新冠疫情在日本彻底根除,就强行宣布日本国内的刺激经济的计划,也就是“Go To Travel”,并且,提前打开了国门,只要有PCR证明,不隔离就能进入日本。这样新冠疫情对策下,不久在来自印尼的一架飞机上,被查出有10人是新冠感染者,日本政府对外新冠担当者感叹:人性恶,连PCR证明都有伪造。

笔者从今年2月起,就认为在大疫情前,政府完全可以获得民众的授权,采取严厉的措施阻断疫情的传播,只有彻底消灭病毒的传播途径,才可以有日本经济的正常化。如果日本在2-3月之间这样实施,日本经济就不会过山车,或许现在是日本经济相隔20年正增长的一年。这样的历史机遇,在安倍政权面前被无情的浪费。






2020年,美国发动贸易战,世界金融人士都对中国的出口前景不看好,认为是极其艰难的一年。华为被制裁,5G被禁止,中国对外贸易又受到周边国家的竞争,可以说前后夹击,脱钩似乎成为定局。加上中国大陆的新冠疫情暴发,日本很多经济评论家都不看好中国,甚至右翼经济评论家又喊出中国经济要“崩”。但是,一年过去了,12月14日,中国经济不但没有“崩”,而且屡屡传出中国经济“爆单”之说。事实上,中国不但没有“崩”,反而一枝独秀。

从9月份开始,全世界的集装箱都不够用,价格是一天三变,因为美国与欧洲的疫情原因,很多空的集装箱在这些国家港口堆积,没有货物运出。而欧洲,美国又因为疫情,对来自中国的物资:口罩,自行车,电脑等等有超级的需求。原来离开中国的各种订单,如纺织订单都回到中国,印度,越南都被国家买家抛弃。年初对中国经济不看好的评论家开始改口,认为中国是2020年世界经济唯一的赢家。



笔者并不这样认为,如果2020年2月份日本政府判断不失误,日本不跟随美国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日本经济也在2020年是翻身的一年,加上美中的贸易战的影响,日本还会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订单。但是日本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面对幸运女神,日本把身子转了过去,去拥抱特朗普的大腿。






笔者好友老孙今天早上在朋友圈发出一条晨读:因为中国最快控制住新冠疫情,中国经济史无前例地恢复,美国总统的更换,2021年,美国投资者将重新对中国股市进行投资的消息。(日本经济新闻)而这样的机会本来日本也有,日本在疫情表现好的话,股市或许会到30000点,但现在外国投资者过其门而不入。原因就是不能控制住疫情,就没有经济的恢复。日本在过去的一年给世界上了一堂课。

三周前,在大阪的朝日放送的一次杂谈会上,正好电视台播放中国民众在武汉武汉旅游的镜头,很多日本人不相信这是2月份彻底封城的武汉,现在人们可以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笔者的好友告诉笔者一件这样的事情,从某个侧面说明,中国是如何从武汉的危机中走出。

一个月前,上海发现本地新冠病毒感染者,是在浦东国际机场工作的人员,因为接触了来自美国的密封集装箱。发现感染者以后,上海与安徽联动,上海封闭了相关的小区与村庄,但是并没有封锁整个浦东地区。对封锁地区进行核酸检测,上万人在2个小时内完成。经过14天的调查,没有新的感染者,这些被封闭的地区被逐步解除封闭。用中国新冠第一人的张文宏教授的说法,这就是精准防控。而在上海邻近的地区,对上海的防控也有一套,这就“绿码”识别,在3周内,上海浦东地区被列为低风险地区,只要从这个地区来的人,都要有核酸证明,或者前往医院接受核酸检查。否则“绿码”变“红码”。这样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流动性,防止了可能的疫情扩散。









笔者好友孙美人,荣丸子所在的青岛,10月份,发现有人感染新冠病毒,青岛全市实施PCR检查,5天内超过900万人接受检查,而日本现在每天的检查人数刚刚超过1万人,不到五万人。这个被日本人拒绝的新冠感染检查方式,在中国获得空前的支持。没有民众的支持,无论政府如何强制,很多事情很难办,但在疫情面前,如何选择,中国民众要比日本民众明确,生命第一。



日本新冠第2波时,很多人都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行动轨迹,笔者当时就提出,要自由就要牺牲自己隐私的说法,否则因为个人的隐私造成大面积人员感染。虽然大阪府与日本政府也推出日本的健康码,但是并不是强制性的措施,还是靠个人的自觉,这样日本疫情的动向真的很难掌握。菅义伟政府的战略中宣称日本要网上办公,要在2021年实施,按照目前看八字都没有一撇。而中国在疫情之后,不但网上银行,网上超市,网上办公也在积极推广。上海邻近的某市,在健康码之后,开始推出某“周到”,你自己的信息都在这里可以查到,很多手续在这里可以进行,数字中国的时代其实已经到来,而日本还在如何推个人编号绞尽脑汁。当日本还在向世界宣传日本制造,日本文化,日本优越时,面对疫情,面对失去生命,这些优越都不成为优越,只有战胜的疾病,人能够生存下去才是最后的赢家。幸运女神本来也曾经眷顾日本,但日本自己选择放弃,直到今天又要面临第三波疫情的煎熬。你说的你的优越性在哪里?

原名:日本成为防疫恢复经济的反面典型

https://www.dolc.de/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wuy 发表于 2020-12-16 04:59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或将永远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