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0-12-22 12:49

Nature发布2020十大科学人物榜单,李兰娟、张永振上榜

作者:DeepTech深科技
被新冠疫情贯穿的 2020 年已接近尾声。这一年以抗疫为 “主旋律”,佩戴口罩成为 “新常态”。

12 月 15 日,国际权威科学杂志 Nature 发布了 2020 年度影响科学界的十大人物榜单。在 Nature 评选出的十大人物中有 7 人在本年度做出了与新冠病毒相关的惊人发现或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张永振。



图 | Nature 官网公布 2020 年十大科学人物(来源:Nature)
李兰娟:“封锁” 武汉的建议者




图 | 李兰娟(来源:IC photo)

在 Nature 10 中,李兰娟院士被评为 “封锁建筑师”,上榜理由为 “建议封锁武汉,以控制最早的 COVID-19 爆发”。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 1 月 18 日,李兰娟院士与其他专家抵达武汉;20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系统专家钟南山确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存在人传人;22 日,李兰娟在接受采访时建议将武汉市 “封锁”,她表示 “为了保证其他城市、其他省的安全,把有可能传染的人局限在武汉,不向外扩散,其他地方的人就更加安全”。

对李兰娟的建议,武汉迅速反应。1 月 23 日凌晨,武汉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紧急通告,做出全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车站暂时关闭的决定。1 月 23 日上午 10 时,武汉正式 “封锁”。

当时春节将至,“封城” 被认为反应过度,也有少数身在武汉的异乡人连夜出城,回家过年。但这一决策仍被积极严格执行,后经事态发展证明,“封锁武汉” 是控制新冠肺炎病毒大规模扩散的关键举措,也得到了一致认可。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授 Raina MacIntyre 说:“显然,‘封锁’很好地控制了流行病,避免了其在中国发生灾难性的传播。” 另有专家表示,“封城” 举措让新冠病毒在中国的扩散推迟了 3-5 天,让其他地区有时间做防疫准备,同时也在几周内使输出到国外的病例降低了 80%。

此前,在 2003 年 “非典型肺炎疫情” 期间,李兰娟也曾下令隔离 SARS 重症感染者数千人,彼时颇具争议的决定在后来被视为控制疫情的关键。
张永振:新冠病毒 RNA 序列共享者




图 | 张永振(来源:百度百科)

张永振在 Nature 10 中被称作 “基因组共享者”,其上榜理由为:“首先在网上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的 RNA 序列”。

杜克 -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新兴疾病专家 Wang Linfa 将 1 月 11 日称为 “COVID-19 爆发中最重要的一天”。那一天,张永振决定在 Nature 上发布了有关彼时引起武汉传染型肺炎病毒基因组的论文,为全球最早公布该病毒序列的团队。

论文显示,张永振及其团队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收集样本,通过基因组 RNA 测序,鉴定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他对 29903 个核苷酸的完整病毒基因组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后发现,该病毒与蝙蝠体内发现的 SARS 样冠状病毒有 89.1% 的核苷酸相似性。

根据张永振的分享,为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他的分享,两天内,泰国确认了该种新型冠状病毒具备传染事实,美国研究人员也使用他分享的基因组着手设计冠状病毒疫苗。

张永振认为,基因测序技术在此次迅速发现 SARS-CoV-2 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此前在 2003 年,科学家查明 SARS 病因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

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续一年之久,在这场战役中,张永振在医学上的研究发现和李兰娟的 “封锁决策以及更多专家的研究努力、国家的决策、人们的配合都是至关重要的。

新冠病毒的传播仍在继续,科学家们对该病毒的探索也并未停止。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Nature发布2020十大科学人物榜单,李兰娟、张永振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