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cnews 发表于 2020-12-28 14:51

周迅离婚冲上热搜:亲身经历两头婚后,警示3亿女人的婚姻现状

作者:心之助卢悦



文 | 六月陈小姐
就在昨天,周迅离婚了,一时间,网上都炸了。


毕竟,网友们追了几年的传闻,现在终于落实了。


其实,两人离婚的消息早有传闻。


结婚不久后的周迅,一直留在国内,而高圣远一直在国外。


网上看到的两人合照,无非就是一起散步、聚餐。


长期分居的生活,各自掌控的经济权,这样的婚姻真的是婚姻吗?


这样貌合神离的状态倒是让我想到了最近在微博上讨论很厉害的两头婚。


一个杭州夫妻的故事,引起了三亿人的围观。





江浙一带,采取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模式,孩子都叫彼此父母爷爷奶奶。


关于两头婚的婚姻形式,网上有骂的,也有支持的。


有人说两头婚是违背伦理的,毕竟没啥娶和嫁的概念。




也有人说,这是与时俱进。




尽管很多人说两头婚不好,但是为什么江浙地区会有这么多人选择?




为什么兴起“两头婚”?


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有两头婚?


它的核心在于:男不娶,女不嫁,小夫妻与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有博主解释,两头婚之所以能够兴起,是因为浙江独生女比例高,男女平等的观念非常普遍。


说到底,两头婚切切实实解决了当下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彩礼问题。


天下苦彩礼久矣。


提到结婚,就会有一群人为彩礼争论不休,认为是封建糟粕,甚至是对男性的敲诈。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两头婚”相当于三家组成了一个股份公司。


于是,“三权分立”,三家各占三分之一的“股权”。







两头婚基本不需要彩礼,即便有,女方也会给出相应的陪嫁,不让男方吃亏。


随着家里独生子女的长大成人,两个家庭组成一个家庭,就会有一方的父母变得孤单。


而不给嫁妆不给聘礼,男不娶女不嫁,这样一来,双方父母都不会落单。


其次是冠姓权。


即便是进入了新时代,但其实大多数家庭还是对于血脉的传承很在意。


而两头婚的家庭里,身为独生子女的女方经济实力一般都不会很差,自然也需要经济继承人。


而两头婚保全了母亲的冠姓权,也在一定程度打破了男性对冠姓权的垄断。


人类最早的婚姻,主要是为了能够一起组团生存抵御外界侵害以及繁衍后代。


渐渐地,人们对于婚姻的期待,逐渐变成了一起抵御孤独。


而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和事业,对于生育这件事情当然也期待有更多掌控。


而对于姓氏的掌控,也算是一次对于自己主权的宣告,不再作为婚姻的配角出现。



https://p9.pstatp.com/large/pgc-image/2970522d36af4c4d835339f09d43b9f2



其三,女方依旧可以和原生家庭保持紧密联系。


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女孩不能远嫁这样的声音。


这样的警告无非是在说,女孩子如果离娘家太远,就容易丧失在关系中的保护力。


毕竟,对面既是丈夫和婆家,也是自己的利益合作伙伴。


而如果是两头婚的情况,那就等于女方依旧不会离开自己的父母。


女孩有了三个家,一个是婆家,一个是新家,另外一个是自己的原生家庭。


继续在原生家庭的爱和保护里,对于一直强调保障个人利益的女性,这样的状态何乐而不为。










“两头婚”并不如想象这么完美?


其实,这世上并没有什么完美的婚姻模式。


选择两头婚的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很可能也截然不同。


关于两头婚,在知乎上有着热烈的讨论。


而这些讨论也暴露了“两头婚”的关键词,那就是经济实力。







也就是说,无论怎么的婚姻形式,女人的经济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女人在婚姻中的地位。


否则,始终都充满了危险。


因为,幸福的两头婚,离不开两个基础。


第一,需要有个承认女性生育成本的老公,否则很有风险。

也许很多人没有经历过生育,所以也不知道“生育成本”是什么意思。


网上曾经有国外的博主分享过女性生育背后的真相。


其中包括十级阵痛、乳腺炎,以及80%女性都会经历的漏尿和腹直肌分离,甚至还会有产后抑郁等症状。







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选择了两头婚的女人,开开心心的把孩子给了自己的婆家扶养。


等到大儿子三岁了,她又开始怀了第二个孩子,生下二胎后,争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因为男方以及他的父母都只负责大儿子的日常开销不管小儿子,女人质问:“难道小儿子不是你亲生的吗?”


男人说:“不是早就商量好了吗?而且这个孩子也是跟着你爸姓,叫你爸爷爷。你们负责不很正常吗?”


这个女人才恍然大悟,当初的决定,表面上是一拍即合,骨子里可能矛盾重重。


男方什么都不用付出,就多了一个亲生孩子。


如果女人真的想有二胎也是心甘情愿,如果为了生而生,那女方就是白白承受了生育之苦。







第二,很可能家庭关系太过黏糊,无法做自己。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当一个家族里所有人非常抱团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防御着某种威胁。


就比如,当家庭不愿意让女儿外嫁,这很可能也是在磨灭掉这个女人做为独立角色的多样性。


如果说幸福婚姻的前提是两个成熟和独立的个体,那两头婚则有界限不清的风险。


因为“两头婚”的夫妻,很可能是在两方父母家里轮流居住,也就是说没有从原生家庭分离出来。


两人虽然结了婚,家中的主人却仍旧是各自的父母。



https://p9.pstatp.com/large/pgc-image/f738d671b0024736b6b61d96776e8c81



表面看起来是父母帮自己一把,但也会因此从未真正承担生活中的责任,发展出个体能力。


而与父母十分紧密的联系,也可能导致互相之间的关系相对非常疏远,更别谈感情中“二人成为一体”的融合。





形式不是最重要
关键是婚姻的内核


其实关于婚姻,我们有万千种形式可以探讨。


比如,我身边就有朋友结婚绝对不办酒席,一路旅行结婚。


又比如,刘若英在婚姻里,选择和丈夫有着各自的房间。


即便旁人匪夷所思,但他们自己却感到幸福且满足。


这么多人从社会学、经济学、婚姻制度来探讨两头婚,无非都是在探讨相爱的婚姻,究竟靠什么维系?


婚姻的“幸福”,有太多的前提条件了,


但,最终无非还是回到两个人身上。


1、婚姻不在于形式,更在于两个人的内在。

两头婚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而婚姻的意义也在不断经历变化,因为它只是人类社会为了适应生活,而进化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怎么变化,比婚姻模式更重要的,永远是婚姻里的人。







我曾见过两个特别富庶的家庭结合,旁人都觉得两家是天作之合,毕竟门当户对。


而两家也都约定好的第一个孩子随男方姓,第二个孩子跟女方姓。


可第一个孩子是女儿,第二个是儿子。


男方家不乐意了,提出两个孩子的姓换一下。


甚至还说为了补偿,可以给100万换姓。


女方不同意,男方继续说送一套房子。


最后,两家就因为这个姓氏问题闹僵了。


没几年,这对夫妻就离婚了,成了陌路人。


算计来算计去,最后婚姻没有了。


2、好的婚姻需要丈夫和婆家的理解,也需要自己的经济实力。

如果在婚姻里没有经济能力,对于大部分中国女人来说太难了。


papi酱和刘若英能够选择自由生活,当然和经济权分不开。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面,某些女性就必须和男方回家过年,究其原因无非是经济权。




我有个朋友嫁了一个大男子主义的家庭,她老公总说,你嫁给我就是我家的人,要以我家为中心。


说出这个话的男人,给了五十万的彩礼,也帮老丈人家买了一套房。


到了过年过节,女生总是没有回家的选择权。


毕竟她的家庭,曾得到过一部分男方家庭的扶持。


这也让她在提各种需求的时候,不再强硬。


好的婚姻当然需要好的丈夫和婆家,但是最终还是离不开自身的资本。


这就是婚姻的残酷真相:在任何关系里,经济实力更雄厚的一方,总能更自由,做选择时更坚决果断。


最后,我想说一句,其实两头婚与否都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两个人本身感情很糟糕,怎样的婚姻形式都挽救不回来。


如果本来都是有能力相爱的人在一起,无论是怎样的形式都可以把生活过得甜美。


说到底,我们要的不是一个怎样的婚姻形式。


而是找到一个想用力去深爱的人,如此,足矣。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迅离婚冲上热搜:亲身经历两头婚后,警示3亿女人的婚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