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中国主妇在日本真实的生活经历
作者:日本通这是一个中国主妇在日本真实的生活经历。
作为一名不懂日本话,不明日本理的家庭主妇,张燕淳笔下的日本并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可以逃离日常生活的向往之地。
相反,它很入世。
她对日本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习惯、礼仪、习俗以及各种市井妙趣的演绎,既风趣幽默,又温暖治愈。
原来那些枯山水也好,侘寂也好,物哀也好,都是可以带温度,暖暖地在日本的锅碗瓢盆,上班上学,家长里短中体现的。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她眼中的日本。
活这么大,有些事情,在我到日本长住之前,是完全没有概念的。
首先,在家附近的菜场里,我看到一些日本太太,拎着菜篮, 穿着围裙,说说笑笑地买菜。我很诧异— 一直以为围裙像睡衣一样,只能在家里穿穿,出了门就得换下的。后来又在邮局、图书馆、医院,甚至市区街头看到很多穿着围裙行走办事、神色自若的日本女人,显然她们都觉得围裙较睡衣能登大雅之堂,不必躲躲藏藏。
百货公司的服装部门里,多半有一个围裙区,占地不小,货样齐全:半身、全身、无袖、有袖、直筒的、有腰身的……有镶了细致蕾丝边、用纯白柔软的高级棉布制成的,据说是专门送给新娘子的礼物。还有些胸前绣印着YSL、PIERRE CARDIN、 GIVENCHY等名牌标志的围裙,神气地排列在上了锁的玻璃柜里。我曾站在柜前左看右看,比照自己那件被归在抹布、拖把族类的围裙,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想想,睡衣也有名牌,CALVIN KLEIN 的名字都印在大家的内裤上,YSL大概也不会嫌弃柴米油盐吧。
孩子的学校里,女老师们经常穿着围裙。医院里的护士、书店的女店员……大约在日本城乡,围裙就是女人的工作服,不论做什么事,罩上那神奇的一块布,贤淑敬业的形象就相伴而来。更妙的是,穿了围裙,仿佛头上立刻顶了个“忙”字,谨声明:本人无时无刻不在卖力工作,至少,准备好了卖力工作—这种障眼装束,对于厌恶别人称她“闲散在家”,但有时的确是闲散的主妇们,真是打生活仗最合穿的盔甲。
在一个纯主妇的聚会上,我好奇地问大家都有几件围裙。一圈日本太太,有的闭目,有的掐指,计算半天,好像遇到了数学难题。最后得到的答案是平均有六七件。看起来最温婉爱家的矢岛太太,不负众望,共有十八件。她略羞涩却得意地告诉我,其中许多件是将结婚时,自己为了做个模范主妇所准备的。当她们问出我竟然只有一件围裙时,空气里约有两秒钟的沉寂,旋即大家喝茶的喝茶,咳嗽的咳嗽,互相掩饰彼此难以置信的表情,害得我原本“自九十年代纽约来,不吃这一套”的傲态,霎时缩为支支吾吾、有愧主妇职守的气短了。
最糟糕的是,尽管脑子里不屑,嘴巴上嘀咕,我却越来越倚赖穿围裙的许多好处。不知不觉中,它成了我持家干活儿不可少的配备。
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厨房中忙。刀子起落砧板喀喀喀响, 炉上咕嘟咕嘟,热闹地滚着大锅浓汤。唱机,倒不知趣地赶在这时候放完最后一支曲子。我向来喜欢屋里有点儿音乐,便搁下切洗工作去换CD。
就在步入客厅的刹那间,我被映在对墙挂镜里的身影吓了一跳,看清楚了,索性走前面一点,仔细端详。与穿着围裙的自己面对面,湿答答一双手,还正在裙上来回抹着呢。罩在我灰衣灰裙外面的,是那有名的一百零一件围裙,鲜蓝色粗棉布制,记不得是哪回搭飞机得到的赠品,所以胸前印了几行白色的广告小字。
我再爱美也没有选着穿围裙时特意去照镜子的经验,那天却继无意一瞥后,又在镜前顾盼良久:这样穿挺好看的,只说不上来是哪儿好看。
镜里的我,没有上班上课、在社会战场东征西讨的杀伐气焰, 没有家庭工作求两造难全的挣扎彷徨;没有与烦琐生活对峙的剑拔弩张,没有任何强出头、扞格别扭的痕迹。
只是本分的主妇,惦着给丈夫孩子烧锅好汤的女人,很老实, 很简单,很顺眼,很,很—围裙!
※ 本文节选自《日本四季》,作者:张燕淳,文中插图均为作者亲绘,日本通经授权发布。
点击下图,下单立减17元
《日本四季》
张燕淳 著
一本难得的日本“画骨”之作
绝版多年,豆瓣万人想读
这是一个中国主妇在日本真实的生活经历。
对热爱日本生活与文化的人来说,这也是一本难得的日本“画骨”之作。
人缘,物缘……这些再平凡普通不过的点滴,却是人世间值得珍视的情谊,也是融汇在日本百姓生活中的日本之美。
这是一本一旦翻开,就不愿意读完的书。
推荐给你。
小通书屋 上新特惠
下单 立减 17元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 完 -
欢迎留言,聊聊你和日本的故事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