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体追忆傅高义:谦虚好学的“知华派”
作者:参考消息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21日报道,哈佛大学宣布,该校的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逝世。他享年90岁。
报道称,傅高义是美国最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他是中美关系中的重要角色。
过去4年里,傅高义是最明确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政策的人士之一。傅高义7月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评论文章说,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正把美国在中国的朋友推向反美民族主义。
报道注意到,傅高义出席了在中国举办的重要研讨会,甚至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仍设法现身——尽管是以在线的方式。
另据香港《星岛日报》12月22日报道,上世纪60年代起,傅高义开始了长达60年的中国研究之路,并见证了中美关系的起伏跌宕。近年中美关系急剧恶化,这位“知华派”认为中美不可能“脱钩”,并相信民主党拜登上台后,会为中美关系带来一个机会。
报道指出,傅高义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利于美国的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他认为美国政府中断与中国的经济、文化等各种交往是短视之举,所以,他敦促美国政府恢复和中国的往来。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的右翼人士提出所谓“中国威胁论”,在这个关键时刻,傅高义主编了《与中国共存:21世纪的中美关系》一书,主张中美应在各领域保持合作,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报道还指出,特朗普政府2017年上台后,中美关系“开倒车”,华盛顿对华发起贸易战,还试图推高两国意识形态冲突,扬言要“脱钩”。但傅高义认为,世界太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与另一个国家完全切割,中美均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要同舟共济。
去年7月,傅高义等人共同在《华盛顿邮报》网站发表题为《中国不是敌人》的公开信。今年4月,傅高义与近百位美国前高官、学者一同呼吁中美共同抗击疫情。本月1日,傅高义在北京香山论坛视频研讨会上表示,相信拜登会为中美关系带来一个机会。
此外,日本《朝日新闻》12月22日发表该报编辑委员三浦俊章的文章称,傅高义教授是一位行动力超强的学者,他的一生远非“日本问题专家”所能概括。
文章称,最近10年时间里,不时有机会听到傅高义的高论。
文章指出,傅高义的研究领域也涉及当代中国。正是因为熟悉中日双方的立场,他才会对近年来两国关系深感忧虑。在其生前最后一部著作《中国与日本——傅高义的历史思考》中,他极力主张:“中日要构建合作关系,超越历史问题是绕不开的课题。”
文章还指出,傅高义60余年学术生涯的成功,得益于独特人格魅力为他带来的广泛人脉。终其一生,傅高义都保持着谦虚好学的态度,即便已是学术大家,他在后辈发言时仍会比任何人都认真地做笔记。
文章表示,他总是善于照顾别人的感受。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后与傅高义成为同事的历史学家入江昭回忆说,在他初为讲师之时,傅高义每周都会抽出两个小时教他如何用英语授课。入江昭说:“在欧美学者中,学术水平如此之高,又能够流利地和日本人讲日语、和中国人讲汉语的人屈指可数。作为研究领域的先驱,傅高义先生的成就将会永载史册。”
来源:参考消息网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