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力太强!比特朗普更让人害怕的美国 正在出现
作者:叶檀财经文/吕韬
2021年,世界又要大变了,这次不是更恐慌,而是更淡定!
不疯狂,不成魔,距离拜登就职大典没几天了,特朗普死命挣扎,终于立地成魔。
成魔的结果是什么?
国会大厦恐袭、推特被封、任内第二次被弹劾、疫情单日增幅又创新高……桩桩件件都是大事,一顶一的恐慌性大事。
看美国这么乱,欧洲领导人纷纷表态,耻辱,完全不可接受,美国历史最黑暗的时候到了。
新闻世界里的恐慌,这次并没有反映在股市上,VIX指数也是处变不惊,好像没什么可担心的。
唯独,最不应该被吓倒的避险资产们,似乎看到了什么不该看到的,集体大跌,跌了又跌!
黄金价格从1月6日狂泻不止,从1959点一路下跌到1849点,足足110点。
比特币更是三天便从40000跌到33000,下跌了7000美元。
在黄金开启下跌模式之后,今天,商品市场疯狂杀跌!
破坏力太强 这事比特朗普还猛!
2021年1月8日,黄金上涨最好的朋友,非农业就业数据出炉,结果惊掉黄金的下巴。
数据真香,结果真臭。
据新浪财经报道,1月8日美国劳工部发布最新的非农就业数据,结果显示:
12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环比下降减少14万人,2020年4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值。
非农公布之前,经济学家主流预测,是增加5万人,预期已经很低了,可结果开出了更低,表观来看,可以说惨不忍睹。
这么个非农数据,如此不及预期,作为最大受益者,黄金应该姿态昂扬,涨涨涨啊,为何结果成了一场血洗?!
千万别小看美国经济,数字下藏着大秘密!
非农数据表面上看,差得一塌糊涂。
实际上呢?结构里藏着金子。
据机构数据,12月的非农就业数据里,最重要的永久性失业,实际大幅减少34.8万人。
永久性失业,简单来说就是原有的工作岗位彻底没有了,主要是企业倒闭、企业裁员所造成的,这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经济状况的真正重要指标。
从美国12月份情况来看,永久性失业的减少实际上,代表美国经济仍在复苏的路上继续前行。
另据机构的统计,12月就业数据里,不好看的那些,主要是临时性的失业,从行业来看,集中在疫情受影响的休闲住宿类。
上述失业类型,一旦拜登上台,加大疫情防控,让疫苗更快普及,弥合速度会超乎想象。
黄金大跌,正是看懂了美国经济的内在趋势。
说到美国经济,国内的舆论宣传,几乎一面倒唱衰。
可实际上,如果不明就里,以美国经济差,做出投资决策,结果可能非常难看。
我们时常听到,中国经济预期被各大机构上调,其实美国经济同样被各种上修。
最重要的上修来自美联储。
1月7日,央行旗下金融时报,第一时间便报道了美联储上修美国经济预期的事情。
在文章中说到,美联储年末公布的《经济预测总结》传递出对经济更为乐观的判断:
最新《经济预测总结》大幅上调了2020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1.3个百分点至-2.4%,并分别小幅上调了2021年、2022年实际GDP增速0.2个百分点至4.2%、3.2%。
更早,12月30日,高盛就预测,在拜登上台之后,美国GDP在2021年第一季度将增长5%,2021年全年增幅更可能达到5.8%。
高盛的预测比自己之前的版本又提高了不少,12月30日之前最近的一次,高盛曾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3%,2021年全年增幅为5.3%。
打开tradingeconomics.com,扫一眼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数据,你会惊讶得发现,除了中国,经济复苏势头最猛的国家,正是美国!
截图来源,tradingeconomics.com
GDP、通胀、甚至利率,美国都远远跑赢欧洲同行。
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最新的CPI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中国CPI为0.2%,依然比美国同样低了不少。
温和通胀是经济状态最佳的,美国的标准是2%,中国的标准是3%,显然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美国通胀更适中。
人民币之前涨不停,中美利差维持在高水位,是重要原因。
中美利差,作为一个差值,是比较出来的,内核反应的是中美经济复苏的速度。
以前是中国修复得快,未来就“修复”来说,美国肯定要赶上来(中国已经是修复后的稳定增长了)。
资本市场上,习惯了比较的比较,这是二次元概念,说白了就是增速的增速比。
说来拗口,但其实市场上有切实写照。
最近,不少人说美国国债涨得很快,但其实从8、9月份,美联储扩张速度放缓的时候就已经在涨了。
12月以来,加速上涨的美国国债利率,让中美利差,不经意间,已经从240个基点回落到200个基点,照此劲头,重回1时代已然不远。
人民币汇率,仍然是个比较概念,比较的对象还是美国。
当中美利差这个中美比较概念迅速收敛的时候,人民币汇率也许离阶段性贬值不远了。
2020年1月8日,央行行长易纲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2021年将继续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注重预期引导。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坚持市场挺好,市场从来起起伏伏,不会单边长久,跌势开始的时候,相信国内又是一片新的忧虑,保XX还是保XX。
远忧可思量,近忧得注意!
1月5日,也就是黄金大跌的前一天,2021年市场首次出现活久见。
美国实际利率跌至-1.09%,创下本世纪以来最低水平。
通胀预期抢跑,十年期收益率慢半拍,造就了2021年的首个活久见。
中国有句话叫物极必反!
从上面那张图大家也能发现,每次创记录必然会迎来一波力度不弱的反弹,接下来,美国实际利率会不会来势汹汹,一定要小心。
赶巧赶巧,赶在一起,就不止巧这么简单了。
就在我们担心美国国债利率会超预期上涨的时候,有一则消息,正好和美国国债利率上行息息相关。
据观察者网报道,2020年12月30日,《金融时报》刊登专栏文章“美国将通过大量出售长期国债测试投资者的胃口”,指出2021年美国财政部将海量发行长期国债,并积极寻找买家。
策略师们认为,由于2021年经济增长和通胀预计都将更高,美国可能被迫提高这些长期债券的利率,以吸引投资者购买。
因为美国国债收益率低,海外投资者一直在抛售美债,主动+被动之下,美联储作为最大买家一直买买买。
疫情以来,美联储一直善解人意,可温柔的外表之下,独立之心一直跳个不停,拨乱反正终有时,回归常态是本真,美联储的内心写照可昭日月。
2021年1月7日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说得很清楚:
一旦取得实质性进展,就会开始逐步缩减购债规模,多位与会者指出,未来推出的路径可能参照2013和2014。
瞧瞧,美联储并不想一直做财政部的提款机,另辟蹊径,是美国政府必须考虑的事情。
其实美国财政部心里也清楚,美国资产需要全球持有,美国融资得走向世界,这才能既把钱的问题解决了,又分散了风险,最关键继续用美元霸权称霸世界。
如果美元成了美国的美元,那美国的时代就彻底终结了,美国将就此沦为二流国家。
当然,想要美债发出去需要付出点代价。
代价就是,必须提高利率,以吸引被美国股票迷得五迷三道的全球资金,而这个结果的次生效应将是:
美国国债利率提高,市场风向偏好降低,对股市二度伤害。
广发证券说,美国的货币政策将在2021年下半年。
从时间轴来看,刚好和中国货币政策的预期轨迹,君子所见略同。
如果中美同步收敛(不是收紧,是宽松程度的不同),会发生什么?
人民币可能会舒服些,但股市注定不舒服。
2021年1月11日,截止发稿前,A股几乎成了全球主要国家下跌最多的市场。
跌得多,有个性原因,大盘抱团瓦解进行时;跌得多,也许还有宏观的原因,潜在的变化,在交易者的预期里。
距离2021年下半年还有几个月,这段时间,希望大家且行且珍惜。
这就是一个分化的时代,拥抱分化,理解分化,利用分化!
-- END --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看得云里雾里 我看不懂中医的病理分析,再就是看不懂股市专家的股评之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