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恶果在美国显现,一周内新增近百万人失业,拜登迎巨大挑战
作者:墨写东瀛话春秋中美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较量,是从政治、军事、文化纽带甚至是技术发展等多方面展开的,贸易战只是大国博弈下的一个火花,但这个小火花却对美国人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据BBC14日报道,牛津经济研究院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从特朗普2018年主动挑起中美贸易战以来,至今已经导致了美国国内减少了24.5万个工作岗位。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代表了在华经营业务的美国大公司,其出具的最新报告指出:"美国与中国继续进行经济脱钩,不仅会给美国公司的供应链和生产力带来短期冲击,还会给美国的GDP增长和竞争力造成长期损害。"
这段话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报告中同样指出,如果对华贸易战持续升级导致全球两大经济体明显脱钩,美国GDP将在未来五年缩水超过1.6万亿美元,并在2022年继续减少73.2万个就业岗位。
就业岗位的减少来自贸易战对美国各行业带来的经济打击,其最为显著的后果就是美国的失业率上升,大把的美国人迎来失业进而失去收入。
据美国劳工部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1月2日的一周里,美国全国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达到527.1万,环比增加了19.9万人。
到了截至1月9日的后一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环比增加了最高96.5万,是2020年8月以来的最高值,该数据揭示了美国正在扩大的失业规模。
首次失业人数骤增近百万,反映出的另一个问题,是美国有更多行业受到了打击,这与特朗普任期的最后阶段疯狂针对中国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
最新的消息是,特朗普的国家安全顾问称,总统在离任前再次指示美国政府部门,研究如何尽量减少对中国商品和服务的采购,同时增加美国对华出口商品的倾销。
特朗普的指示将美国想要占便宜的心态暴露无遗,然而现实是双方的贸易是对等的,一旦特朗普做出倾销举动,中国会绝不手软的对其施加反制措施,这种贸易战的后果,归根结底还是要美国各行业甚至是普通人去承担。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总裁克雷格-艾伦称,过去几年的贸易战极大的增加了美国家庭的开支,并减少了他们的工作机会,如果拜登政府在自我挫败的关税措施之外仍找不到解决中美分歧的办法,那么美国人将继续遭受苦难。
事实上中美贸易战除了给美国带来打击外,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间的摩擦,还显著的影响到了全球其他经济体的发展,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全球背景下。
14日,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在专访中呼吁,拜登上任后结束"愚蠢的"对华贸易战,而且他预测拜登不会继续搞贸易战,而是扭转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修复美国的国际地位。
事实上相比较特朗普的"美国第一"主义,拜登是显而易见的"国际派",这意味着拜登将比特朗普更具多边主义思维,对于中美贸易摩擦的降温,这是一个好的信号。
但另一方面,不仅是中美本质上的竞争关系,美国国内的状况也表明,竞争仍是常态。国会暴乱事件深刻揭示了,美国社会的分裂和无休止的政治两极分化,而拜登如果进一步表现出亲全球化立场,很可能会加剧美国社会的分裂。
这种情况下,拜登的施政方针,势必要将特朗普的选民基础也纳入考虑范围,因此拜登的问题就是如何寻找一个内外的平衡点,这将显著的影响中美关系走向,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