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1-2-2 08:22

"摩尔定律"即将成为过去?芯片新纪元即将来临!

作者:阳仔读科技
昨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1年重大研究计划年度项目指南,重点面向芯片的研究。这次的研究不像以前的小打小闹,而是彻底颠覆整个产业链,从芯片最底层的"摩尔定律",到整个冯.诺依曼计算体系,统统推翻重来,像华为的5G研究一样,真正走上自主创新,引领世界科技前沿的道路。



摩尔定律的计算能力

这无疑是让我们振奋的,中国要真正强大起来了。这也无疑是一条艰辛之路,从基础研究,到整个产业链整合,通通都有着层层的技术壁垒。这个困难可想而知,再加上芯片试错成本太高,美国技术的封锁,全球局势的紧张,这条路并不好走。但是,没关系,不好走不代表没机会,有一点点机会,我们就可以把它实现。下面让我们看下具体的研究方向:

核心科学问题

首先是解决核心科学问题,第一个就是《CMOS器件能耗边界及突破机理》。我们知道,由于CMOS器件功耗低,易于大批量生产的特性,它很快取代了BJT,成为现在芯片设计的主要元器件。但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降低,无限逼近原子直径长度,性能提升也很快来到了它的瓶颈。这个时候,急需一种新的器件,或者新的技术,突破这个瓶颈,才能进入芯片发展的新纪元。谁在这个领域有大量的技术积累,谁就有发言权,制定规则的权利就在谁的手上,就像华为5G专利全球数量最多,已经威胁到美国的霸主地位,老美这才着急上火,疯狂打压。失去了新技术的积累,也就失去了新规则的制定权,老美深谙这个道理。现在中国终于觉醒了,我们很幸运,生在这个国度,和她一起成长,一起强大。强大不是为了欺凌别人,而是让自己免受欺负。



CMOS电荷传输图

第二个就是《突破硅基速度极限的器件机制》,同样,工艺尺寸的急剧减小,一方面提高了速度,但也很快达到技术极限。当载流子在介质中接近弹道传输时,运行速度会有大幅增益。何为弹道传输?百度百科中给出的解释是:介质中的载流子在输运过程中几乎不会遇到散射。由于没有散射的作用,电子的运动仅遵从牛顿定律。通俗来讲,接近于超导,没有能量损失,载流子能量利用达到最大值。为什么这样说呢?介质中的电阻一般由电子散射产生,电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动性,当电子平均自由程,即波长,小于介质尺度时,会发生明显的散射现象。而当介质尺度足够小时,电子散射消失,变为弹道传输。这个时候的速度应该就是极限了。如果要突破的话,估计要改变器件结构,或者材质。

https://p3.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664499ed-4049-43d2-8600-4988b71297c0

硅基芯片

第三个就是《超越经典冯?诺依曼架构能效的机制》,这个可不容易,可一旦做成,意义巨大,冯.诺依曼架构是现在所有计算机的基石,是计算机体系的根基。从微型计算机到超级计算机,没有一个可以跳出它,它定义了现代计算机的存储结构。如果我们要推翻的话,量子计算机是一个方向,我们现在对量子计算机的研究也在全球前列,还是有一些技术积累的。另一个就是,从零到一,自己创建一个体系。想想很兴奋,然而,自古以来,技术创新都可遇不可求,知识,思维,甚至要加上一点点运气,才有可能遇到科技创新,而且,更多时候,这点运气,更是关键因素。说实话,真正要突破的话,挺难的。但终归要试一下,万一实现了呢。你说是吧?



冯?诺依曼本人(右边)

2021年度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下一个就是重点资助的项目了,有以下项目入围:

[*]超低功耗器件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技术
[*]新架构与设计方法
[*]超低功耗新原理信息器件
[*]多感知融合新原理器件
[*]多层硅纳米线生长制备及器件集成技术

等等。

小编就不一 一罗列出来了,大家想看完整项目的话,点击下面原文链接: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948/info79814.htm

很感激您能耐心地看完,我是一个刚起步的科技解读者。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还有点意思的话,请不要吝啬您的点赞、转发和关注。您的鼓励就是我创作的最大的动力。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摩尔定律"即将成为过去?芯片新纪元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