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文章:美国能再次成为世界领导者吗?
作者:参考消息《日本时报》网站1月15日刊载题为《美国能够再次成为领导者吗?》的文章,文章分析了美国能否恢复并维持全球领导地位。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即将就职,人们因此希望他的政府能够“让美国再次领先”。然而,拜登能否恢复并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将取决于他如何有效地修复美国国内的裂痕,消除部分美国选民对全球化的深深疑虑。
拜登已多次承诺要恢复在特朗普任内严重受损的美国国际声誉和全球地位。为此,他将迅速重新加入特朗普退出的多边组织和国际协议。
上述承诺表明,美国希望回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顶端,希望借这样的领导地位更加有效地与中国展开竞争以及合作。但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许多美国民众不希望他们的国家再次成为领导者。
诚然,拜登在大选中拿到的普选票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位总统候选人。但特朗普的得票也位居史上第二位。如何解释特朗普持续受欢迎的现象?他的支持者来源非常复杂。种族主义和排外心理是一个因素,但我们同样会发现农村选民与工薪阶层对自身收入停滞和贫富差距扩大的不满情绪。
这些选民被误导后相信了特朗普,特朗普及其同谋者之所以能够轻松诱骗他们,是因为存在一个结构性因素:全球化除了造就赢家,还造就了许多输家。所谓的输家包括数百万失去工作的美国制造业工人。
随着全球经济的重心转向中国等新兴大国,这些国家在国际机构获得了更多发言权。对许多美国决策者来说,这样的安排不可接受:假如美国承担了维护世界秩序的代价,就应该确保美国的利益被优先考虑。
特朗普不再致力于维护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履行了“美国优先”的承诺。然而,这种政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美国领导人无法接受的后果:中国的地位不断上升,因为中国开始填补美国留下的领导空白。作为回应,特朗普政府把中国描绘成美国的死敌。
对拜登政府来说,有两个重要的教训值得关注。第一,好处不可能兼得。美国不能既放弃全球领导地位,又拒绝让其他国家取代自己的位置。第二,过去四年来的美中冲突不只是与中国脱钩,也是与全球化脱钩。
这两个教训意味着,假如美国想要重新获得领导地位,并以之为基础与中国展开建设性竞争,拜登政府就必须解决贫富差距和全球化代价的问题。否则,特朗普(或者另一位更出色的特朗普)很可能在四年或八年后夺回总统职位。
来源:参考消息网
https://www.dolc.de/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