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cnews 发表于 2021-2-11 13:39

出师未捷身先死,日本东海增兵计划尚未实施,潜艇就撞上中国货轮

作者:虚实九变
2021年2月1日,旨在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正式生效,新海警法可以让人民海警更好地执行任务。新海警法赋予了人民海警动武授权,也就是说外国舰船若拒绝服从命令,人民海警可以开火。

新海警法实施之后,中国周边国家高度关注,其中日本的反应更是相当异常。据日本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月29日,日本首相、财务大臣、外务大臣以及防务大臣等多位要员,举行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讨论中国新海警法对日本的影响。期间部分内阁成员叫嚣要向东海增兵。



然而日本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东海增兵计划尚未实施,自家潜艇却率先出事了。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2月8日上午,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一艘“苍龙”号潜艇在四国岛附近海域与一艘中国民间货轮相撞,已经有三人受伤。

报道称,事发之时“苍龙”号潜艇正处于从深潜向上浮动的状态,谁料上浮途中与货轮相撞。据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加藤胜信的消息,此次事故除了造成人员受伤之外,“苍龙”号潜艇的通信设备也严重受损,同时右侧围壳舵出现明显损伤,舰桥也有一定程度擦伤。而与之相撞的中国货轮则安然无恙。



据悉,当时中国货轮载重约9.3万吨,加之自身重量,算是庞然大物。货轮与舰艇相撞的事故并不常见,但是由于货轮吨位大,一旦发生撞击,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例如2017年8月,美国海军的“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在南海与一艘巨型油轮相撞。

这导致该舰左舷严重受损,多处漏水,推动力及电力受损。同时还有10名舰员在此次事故中失踪,5名舰员受伤。经过9个月的大修,直到2018年11月,“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才在日本的横须贺基地干船坞重新下水。



所以参考“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的受损程度,“苍龙”号潜艇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苍龙”号潜艇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最为精锐的潜艇,也是全球AIP常规动力潜艇的代表。该艇由日本川崎重工和三菱重工负责承建。

采用单双壳体复合构造设计,表面覆盖有高强度特种钢,使用两组柴油动力轮机和4组AIP闭循环推进轮机作为动力系统。另外,该艇还装载有高性能声呐,具备强大的反潜作战能力。具体参数方面,该艇水下排水量4200吨左右,是全球排水量最大的常规动力潜艇。



自2009年3月,首艇“苍龙”号加入日本海上自卫队第1潜水队群第5潜水队服役以来,目前已经累计有11艘“苍龙”级潜艇服役。按照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计划,一共要建造14艘。在不断地使用以及后续的建造过程中,川崎重工对该艇进行了技术升级,进一步提升了该艇的综合性能。

例如最新下水的“凰龙”号相比最初的“苍龙”号,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据悉,“凰龙”号在持续潜航时间、航行速度和潜艇隐蔽性等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苍龙”级潜艇不仅仅是日本潜艇作战的主力,还是驻日美军反潜作战的主力。其可以发射反潜鱼雷和导弹,日本海上自卫队因此有着美国海第七舰队反潜大队的戏称。



除“苍龙”级潜艇外,2020年10月,日本海上自卫队还下水了更为先进的“大鲸”号潜艇。相比“苍龙”级潜艇,“大鲸”号潜艇搭载锂离子电池,采用更加隐身的设计,艇体也更大,每艘造价近50亿人民币。“苍龙”级潜艇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大鲸”号潜艇的下水,凸显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勃勃野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日本的军事力量遭到了严苛的限制,许多武器装备被禁止建造使用,例如航母。但是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有着非常深刻的海洋情结。为了争夺海洋霸权,日本不得不转而发展水下作战力量。



相比于一般的水面舰艇,潜艇具备隐身性能好、机动能力强和突袭威力大等诸多优势,其更是有着“航母猎手”的称号。随着“大鲸”号潜艇的下水,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的潜艇数量已经达到了22艘,实现了其当初规划的目标。

可以说,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常规动力潜艇作战实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如今人民海军航母服役,给日本潜艇部队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虽然这次日本出动潜艇对中国展开侦查被撞破,但中国不能不对日本提防。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师未捷身先死,日本东海增兵计划尚未实施,潜艇就撞上中国货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