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玮峰 发表于 2021-2-16 21:17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1-2-16 22:33

李玮峰 发表于 2021-2-16 20:17
软文不违法,不是平台官方行为。但广告存在违法嫌疑,又正是由于来自官方发布,才更有迷惑性和欺骗性。比 ...

你的帖子确实完美的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发帖,自私+人身攻击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1-2-20 03:32

https://www.dolc.de/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85082&extra=page%3D1
一个很好的例子解释你看到的
比较一下17年以前的回帖,和最近的回帖

ari 发表于 2021-2-23 10:39

好冷 发表于 2021-2-16 17:58
冷清的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手机

我只是工作时间,才会开电脑,只有开电脑才会看DOLC,其他时间只看手机,手 ...

这是正解。
一般看手机的都不会看论坛。
工作时候摸鱼才会看两眼论坛。

论坛 发表于 2021-2-23 13:43

确实没人来了,现在各种app,各种交友,各种B站,什么信息都有。大概一年看两次这个网站的节奏。已经是历史产物的感觉。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21-2-27 21:53

我觉得论坛交流少是一种进步,放在国内的话萍聚这类论坛早就倒了,参见西祠胡同。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1-2-27 22:17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21-2-27 20:53
我觉得论坛交流少是一种进步,放在国内的话萍聚这类论坛早就倒了,参见西祠胡同。

国内知乎豆瓣之类的混的还可以吧
美帝一亩三分地,老外的reddit,quora,匿名的blind之类的都活的还可以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21-2-27 22:21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1-2-27 21:17
国内知乎豆瓣之类的混的还可以吧
美帝一亩三分地,老外的reddit,quora,匿名的blind之类的都活的还可以

萍聚这类受众流量基数低,但是用户群体固定甚至单一的论坛,应该需要很久才会倒吧。 国内都是竞争后此消彼长倒下去的,而萍聚在德国早就成了一块固定的IP,面对的竞争也寥寥无几。

看看萍聚界面和布局,基本10年变一次,国内这样节奏的早就不行了。

Kosmonaut 发表于 2021-2-27 22:27

本帖最后由 Kosmonaut 于 2021-2-27 21:32 编辑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21-2-27 21:21
萍聚这类受众流量基数低,但是用户群体固定甚至单一的论坛,应该需要很久才会倒吧。 国内都是竞争后此消 ...
在你注册的时候,萍聚已经开始走向不行了。原因是微信的兴起和中国人对公共社交的不爱好,千年不变只是结果。
开元一直还有一夜情缘版呢,也没战过萍聚啊。
没有微信的时代,萍聚非常热闹,昏版姐妹咖啡还有水版都是一小时帖子就沉到第二页的版块。那会儿新闻版大战昏版…… 今天的昏版?根本没法想象。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21-2-27 22:37

Kosmonaut 发表于 2021-2-27 21:27
在你注册的时候,萍聚已经开始走向不行了。原因是微信的兴起和中国人对公共社交的不爱好,千年不变只是结 ...

只要有较高价值信息,而且没有开通其它信息交流渠道,论坛还是会有人气的。 可惜目前萍聚上这类板块已经很少了。

作为20年的留德华,我是看着萍聚长大的(也可以反过来说)。

Kosmonaut 发表于 2021-2-27 22:49

本帖最后由 Kosmonaut 于 2021-2-27 21:57 编辑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21-2-27 21:37
只要有较高价值信息,而且没有开通其它信息交流渠道,论坛还是会有人气的。 可惜目前萍聚上这类板块已经 ...
好吧不好意思,那你干嘛11年弄个新号。

萍聚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这是德国华人唯一(不论同类论坛)交流公共信息的地方。你可以朋友上百,但是一毕业大家都作鸟兽散。你也会换城市。你有事可能所有朋友都不知道。怎么办?去哪找新朋友?萍聚。这个痛点,到现在仍然没有其它工具可以替代,微信尤其不能。

就好像,西方各种社交软件层出不穷,facebook 衰落了么?没有,因为这是唯一的公共社交网络。问题是,中国人不认可公共社交价值,整天在自己的小团体里窝着,你能怎么办。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21-2-27 23:03

Kosmonaut 发表于 2021-2-27 21:49
好吧不好意思,那你干嘛11年弄个新号。

萍聚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这是德国华人唯一(不论同类论坛)交流 ...

如果和“公共社交价值”对立的是“私人社交价值”,那后者在中国人的社会中肯定更有认同感也更加可靠。 毕竟在虚拟网络上和人唇枪舌剑或者高山流水,远不如现实中洽一顿饭来得更直接有效。 这个和中国实用主义民族特性是极为吻合的。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1-2-27 23:22

Kosmonaut 发表于 2021-2-27 21:49
好吧不好意思,那你干嘛11年弄个新号。

萍聚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这是德国华人唯一(不论同类论坛)交流 ...

如何定义“公众社交价值”?还是你觉得老外很不私人?就算你在fb也好,LinkedIn也好加了一个老外好友,那只是networking的一部分,network之内依然亲疏有别

Kosmonaut 发表于 2021-2-27 23:29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21-2-27 22:03
如果和“公共社交价值”对立的是“私人社交价值”,那后者在中国人的社会中肯定更有认同感也更加可靠。...

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在你举的能提供利益输送的那个语境下,那种圈子无论中西都是极其私密的,不是你想找就能找着的。

但是,你再高山流水顶级大佬你也需要日常社区生活吧?这个时候 facebook、qq 的群组就和微信的群组有重大区别了,前两者你也可以私密,但默认是公开群;公开群你也可以设置准入许可,但别人可以找到。对群外群众设有入口,保证群内成员的流动如活水,是现代社会成熟社区社交的标志之一。这点微信就不行。

而且微信还有个重大毛病,就是群上限500人,结果就是每个城市的各种群最后都会变成租房二手群,然后十个500个人的同城群有450个都是同一拨人,一个人每次发帖所有群里发一遍造成极大污染…… 这些都是公共社交网络该干的事情。私密群越俎代庖,必然最后就是这个样子。

而萍聚这样的论坛,不能谁想开个群就开个群,比 facebook、qq 更整洁,信息更集中。

尤其是在德国华人本就相对十分稀少且来去频繁的情况下,微信还能大行其道,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病。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1-2-27 23:34

Kosmonaut 发表于 2021-2-27 22:29
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在你举的能提供利益输送的那个语境下,那种圈子无论中西都是极其私密的,不是你想找 ...

你说的那种是兴趣群吧,这个确实微信没有一个公开群组,直接搜群不知道能不能搜到
生活群,公司华人够多的话其实很多生活群,兴趣小组群,我司华人有专门的二手租房的群,别的群是不准发这些帖子的。

Kosmonaut 发表于 2021-2-27 23:42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1-2-27 22:22
如何定义“公众社交价值”?还是你觉得老外很不私人?就算你在fb也好,LinkedIn也好加了一个老外好友,那 ...

问得好,我说的公众社交一方面实质直接面对公众的社交,比如 comedy,这种那种 night。
另一种是有一个入口曝光于公众环境下,对接收新成员有一定之规,一方面保证自己的团体有新鲜血液,一方面保证新来的人可以找得到你的小团体社交。
这两种,中国人基本都没有。

Kosmonaut 发表于 2021-2-27 23:44

本帖最后由 Kosmonaut 于 2021-2-27 22:46 编辑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1-2-27 22:34
你说的那种是兴趣群吧,这个确实微信没有一个公开群组,直接搜群不知道能不能搜到
生活群,公司华人够多 ...
微信不支持搜群。只能口口相传。 这就是问题所在。

完全私密、没有入口的社交网络对德国华人的第一大弊端就是当你到一个新城市,工作的单位又没有华人的话,你完全碰不到一个华人,就完全得不到哪怕一个微信群,你再能 networking 也不行啊。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1-2-28 20:28

本帖最后由 shrek_munich 于 2021-2-28 19:29 编辑

Kosmonaut 发表于 2021-2-27 22:44
微信不支持搜群。只能口口相传。 这就是问题所在。

完全私密、没有入口的社交网络对德国华人的第一大 ...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微信应该是对应whatsapp,这个本身就不是公开的network,fb对应的以前是chinaren,校内网之类的,只是国内没玩下去,现在抖音之流的粉丝群算不算你的“公共社交价值”,另外虽然微信群不公开,qq空间(如果还有人用),weibo啥的也是公开的空间

Kosmonaut 发表于 2021-2-28 21:45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1-2-28 19:28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微信应该是对应whatsapp,这个本身就不是公开的network,fb对应的以前是chinaren, ...

对呀,whatsapp 在德国用得非常厉害,但也没说把 facebook 的用武之地挤没了。我并不是说微信有错,而是说在一个正常的现代社会里微信没有可能把公开半公开社交网络完全挤没掉。

校内/人人网有一点跟 facebook/StudiVZ 很不一样,它直到07、08年左右还是可以建群组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人人网把群组功能撤了。这不成微博了么,还社什么交啊。社交的关键不是能来你主页点赞,那是展览。而是能组织群组。ChinaRen 校友录有点像你最近谷歌小广告总能看见的德国同类产品校友录,它是真的校友录,并不能跨越这个限制进行交流,所以比萍聚论坛离社交网络还远。

qq 固然还是在的,我在上面还有几个半活半死群。但大部分德国城市原来很活跃的华人群都死了,跟萍聚一样。原先你搬家到弗莱堡想踢球,qq群一搜弗莱堡+足球你下周六就能去了。现在,你进qq群一看死的,问有微信群吗半年没人理你。你在弗莱堡晃荡一个月好不容易见到一个华人,问他足球微信群,他说不好意思我不踢球啊。

我所说的公开社交工具,就好像一个 API,你也许需要口令才能调用,但是它是公开暴露的,它就在那里谁都能看见。微信群之流好比什么呢,你要是没有口令,连 API 的存在都没法知道。一个大型项目里要都是这种 没有口令文档,别的组连你们组在搞什么 API 都不知道的东西,你说可不可怕?

抖音本是一款视频化的 snapchat,当然现在完全网红化走样了。这些不带群的“QQ”都算不上公开社交。你能通过 ID 找到一个人那当然不算,不然手机号码都算社交产品了,你知道一个人的手机号码不也能找到他给他发短信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13年彻底回国,过年没事看看这里,冷清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