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证券: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扬 顺周期板块机会较大
作者:红网春节前市场遵循两条上涨主线,一是国内疫情恢复及海外大规模经济刺激下,顺周期板块表现较好,涨价概念股尤为突出;二是全球流动性宽松及公募基金发行加快下,机构抱团股重拾走势,推动指数持续走高。但节前市场缩量较多,指数并未有效突破,节后A股市场可能延续结构性行情。
春节期间,受益于就地过年政策,春节档电影票房持续火爆,港股影视娱乐股也集体大涨。此外,快递、景点、酒店等数据表现亦相当亮眼。在美联储量化宽松及近期拜登1.9万亿美元疫情纾困计划推动下,大宗商品走势强劲,原油、铜、铝价格均升至近期高点,顺周期及涨价概念股有望持续表现。超额流动性也推升了风险资产价格,比特币一度升至50000美元/枚上方,再创历史新高,港股区块链概念股表现强势。
本轮机构抱团行情始于2017年,随着外资持续流入及公募基金发行增加,一方面,核心资产被全球资金定价;另一方面,在业绩增速中枢不变下,形成“基民申购基金→基金加仓机构抱团股→机构抱团股上涨→基民继续申购”的机构抱团正向循环。而核心资产与机构抱团股高度重叠,外资及公募基金共同推动估值提升,甚至出现泡沫化倾向。本轮机构抱团行情持续取决于:一是流动性宽松政策的延续时长,二是外资及公募基金流入速度与规模,需要密切关注流动性以及机构资金流入的相关政策与动态。
很多机构抱团股估值高企,已经透支了未来3-4年后的业绩,对折现因子(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相当敏感。利率上行将导致机构抱团股估值大幅下滑,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通胀预期升温,在第二季度以后,存在流动性转向收紧以及利率上行的预期。当前时点,参与机构抱团股的风险要大于机会,而参与顺周期(尤其是大宗商品涨价股)的机会要大于风险。
后市,应当平衡仓位中估值合理、2021年有较强基本面支撑、性价比较高的顺周期、金融板块,一季度看好上证50继续创新高。对资产配置的思维维持不变,即按以下三个思路挖掘优质标的:(1)顺周期板块:重点关注新基建、高端制造相关的顺周期投资,包括有色(铜、铝、锂、钴)、化工、高端设备(工业机器人、锂电池设备、光伏设备)、工程机械、大金融(银行、保险、券商)。(2)长久期属性的消费细分行业:关注小家电、国产品牌汽车、航空、母婴产业、创新药。(3)科技创新板块:关注新能源、ARVR、工业智能制造。
以上观点来自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2月17日研究报告《牛年开年点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扬,顺周期板块机会较大》。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