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位高管预判全球科技产业格局:美中市场将各领风骚
作者:美国侨报网【侨报讯】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对来自全球高科技公司高管的一项最新调研显示,他们中多数人预计,未来全球科企产业格局中,美中两国将平分秋色,成为跨国企业竞相追逐的两大市场。
图为2020年4月14日,在加州门洛帕克市区(MenloPark)脸书总部摆放着一个“点赞”标识的展示牌。(图片来源:美联社)
布鲁金斯学会网站报道,来自美国、中国、台湾地区、欧洲、日本和韩国这些拥有先进制造能力的地区的158位科企高管认为,美中两国政府都会推行鼓励更大程度脱钩的政策,使得全球科技产业逐渐分化成两大领域。
他们预测,中国将继续其传统的产业政策模式,即补贴国家龙头技术企业,同时让采购规则向本土企业倾斜。结果就是:在继续缩小总体技术能力差距的同时,中国企业将在新兴的高科技系统和解决方案市场方面独占鳌头;美国将在半导体和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能力方面保持总体上的领先。
在美国政府加大与中国竞争之时,这些高管不建议华盛顿通过使用补贴和政治驱动的采购来效仿北京。相反,他们主张美国对外国资本和技术更为开放,并采取更为积极的方式限制关键技术向海外转让。
其中85%受访高管认为,中国政府要么将越来越多地对外国公司关闭其技术市场,要么将在提供不太公平的经营条件的同时减少对外国公司经营的法律限制。2/3高管预计北京将使用巨额补贴来支持国内的优胜企业,实现自力更生;半数高管预计中国政府将增加对国内大学和实验室的资助,以刺激基础研究;只有1/10受访者预计中国政府会采取放松管制的举措,让私营部门在科技领域带头。
约62%高管认为美国政府将加大对高科技出口的限制,只有不到5%的人预计美政府会大幅度放宽限制。简言之,高管们预计拜登政府将继续沿袭特朗普政府对北京实施的出口管制政策。
尽管美中关系持续紧张,但高管们预计全球科技行业市场的份额分布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美中科技产业的相互依赖还将继续下去。随着中国企业在新兴技术领域确立领先地位,高管们预计,中国企业将继续务实地同美国供应商合作。
关于未来十年全球科技产业的竞争走向,调研结果意味着跨国公司将不再是真正的全球化公司——它们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同时为中国和美国两大领域定制产品。绝大多数高管预计,企业将承担最复杂的内部业务分工,针对不同市场将基础研发和核心知识产权划分成不同主题,而不是计划退出这两大市场。他们认为公司将愿意承担这部分成本,因为这两大领域都很重要,都是巨大的市场。
据悉,这些调查对象均来自处于跨境贸易、投资和产品开发断层线上的企业,其中大约一半的受访者在硬件行业工作,包括IT和半导体行业,另外20%在互联网或电信公司工作。(完)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