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可预测名画在观赏者心里唤起的情感
作者:参考消息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1月29日报道,人工智能艺术评论家可以预测画作唤起的情感。
报道称,莫奈画的花园能让观赏者感到满足,达利画的软塌塌的时钟则会引起恐惧或困惑。如今,一位人工智能(AI)艺术评论家已经能够预测名画在观赏者心里唤起的情感,其对这些情感的解释往往跟人类作出的解释一样令人信服。比如,它这样评论梵高的画作《星夜》(见图):“这幅画上的蓝色和白色让我觉得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场梦。”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帕诺斯·阿赫利奥普塔斯说,艺术作品唤起的主观感受对人类行为有着巨大影响。他说:“我们理解和解读世界的方式涉及很多情绪反应。”
阿赫利奥普塔斯说,能够预测、甚至模拟这些反应可能有助于机器更顺利地与我们互动。因此,他的团队利用网上调查建立了一套人类对艺术作品反应的大型数据集。
报道介绍,他们要求6000多名调查参与者选出“阿耳忒弥斯”数据集中8.1万幅画作引发的主要情绪,并写一段说明文字,讲清相关艺术作品的哪些方面引导他们做出了判断。每幅画至少有5人进行分析。这些画作、情感标签和说明文字被用来训练一个AI程序。然后,再用这个程序预测它以前未看过的画作唤起的情感,并提供简短的解释。
阿赫利奥普塔斯说,判断画作唤起何种感情本身就很困难,因为不存在正确答案。只有45%的画作唤起的主要情感能得到大多数调查参与者的赞同。因此,研究人员开展了某种形式的图灵测试(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图灵1950年提出的一个用于判断机器是否能思考的著名思想实验——本报注),具体方法是,向人类评估员展示一幅画以及分别由AI和人类撰写的说明文字,让评估员猜哪条说明文字是人写的。AI撰写的说明文字被当成人写的文字的比例达到50%。
阿赫利奥普塔斯承认,AI撰写的说明文字不像人类撰写的那么多样化和有创意,但他说,初步结果显示大有可为,有关数据已经成为公开资源,这样其他人就可以在相关模型上做出改进。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西蒙·科尔顿说,新数据集是对该领域的一项重要贡献。他说,一个令人兴奋的前景或许是,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训练生成视觉艺术的有创造力的AI,这样它就能更好地表达特定情感。科尔顿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来源:参考消息网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