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消息传来,中芯国际解禁了,高通开始紧急行动
作者:科技在前方文|科技在前方
自从美国的一纸禁令,打破了半导体行业交易规则后,台积电、三星、高通等半导体芯片企业均无法自由供货华为,甚至我国芯片代工企业中芯国际也不能再为华为供应芯片。即便中芯国际一再强调声明,可疑心病重的美国却依然对中芯国际实行了限制,最后还将中芯加入了“黑名单”。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美国的一意孤行,不仅让美国芯片产业遭到了“反噬”,仅仅两个多月就损失了1700万美元(约1.1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而且也给全球半导体芯片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今在美国芯片禁令和疫情的影响下,导致全球芯片供应面临严重短缺,甚至掀起了一股“缺芯潮”。
首先遭受到波及的便是汽车行业,不少知名汽车企业(包括大众、丰田、本田、通用等公司)不得不停产部分车型,以缓解“芯片紧张”尴尬局面。在当前全球“芯片荒”现象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及企业也都在想办法解决汽车芯片的产能问题,然而近日“一则”重大消息传来,中芯国际解禁了。
根据3月1日各大权威媒体报道,中芯国际已获得部分美国设备厂商的供应许可,许可内容主要涵盖成熟工艺用半导体设备等。而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芯国际获得美国的供货许可大概率跟全球芯片短缺以及美国高通等企业的芯片告急有关。
此前报道显示,中芯国际生产的半导体主要服务于汽车和家电行业,世界上生产这些半导体的企业可选择很少。美国对其出手后,全球大量汽车半导体生产订单开始转向台积电和三星。而台积电和三星在新增了大量汽车半导体订单后,产能早已满负荷运转,考虑到车用芯片需要的是中低端工艺,对芯片工艺达到14nm的中芯国际来说,应付当前的市场需求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所以说,中芯国际获得了成熟工艺半导体设备的许可。但另一大原因,或许就跟美国高通的芯片告急,开始向中芯国际紧急求助有关了。由于这次对整个芯片产业造成的冲击巨大,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已开始影响到了智能手机的生产线上,尤其是依赖美国高通芯片的手机厂商均受到了影响。
根据近日媒体报道,手机芯片也开始全面紧缺,目前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厂商高通公司全系芯片的交货期已经延长至30周(七个月),不少芯片产品交货周期更是高达33周(七个多月)以上。与此同时,华为、oppo、vivo、一加等手机厂商都在不断地加大产品的备货量,就连小米手机总裁卢伟冰都直言,今年芯片太缺了,不是缺,是极缺……
高通芯片产能出现告急,最需要的就是台积电、三星以外的其他代工厂为其排忧解难,而此时恰好中芯国际解禁了,于是高通开始紧急行动。据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指出,美国巨头高通将通过此次“放行”,与中芯国际合作解决PMIC (Power Management IC,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供应短缺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和中芯国际本就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公开资料显示,高通以及博通是中芯国际前两大海外客户。其中,高通每年交给中芯国际的芯片代工生意,包括60万片的电源管理IC晶圆等在内,为中芯国际贡献了约13%的代工营收。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时候中芯国际是高通最合适的选择,能最大程度为高通解决芯片产能问题。
另外,受去年9月份芯片禁令影响的联发科、瑞昱等芯片企业也打算向中芯国际进行求助,希望中芯国际可以帮助部分产能。受全球芯片短缺的影响,美国已对中芯国际发放了供应许可,包括美企在内芯片企业已恢复供应,那么是否意味着华为迎来了转机呢?
虽然5nm、7nm先进芯片依然无法获得供应许可,但基于14nm工艺华为将麒麟710A曾交给了中芯国际代工。而且海思作为全球排名的芯片设计企业,其所生产的芯片已经应用在各个领域之中,特别是在中国安防产业,其编解码芯片早已成为众多安防企业的首选。
可是由于海思芯片无法被生产,目前我国安防芯片已经处于“缺芯”状态。如果中芯国际能恢复部分华为芯片的供应,对华为及国内半导体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的消息,同时中芯国际的营收和业绩也有望进一步提高。
大家认为华为是否迎来了一些转机呢?谈谈你的看法!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