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大地震十周年将至,福岛核事故阴影未散
作者:凤凰卫视日本“3·11”大地震十周年即将到来,福岛核电站废堆处理仍遥遥无期。目前,日本政府仍未确定核污水排海时间表,而福岛核电站的储水罐将在明年秋季达到极限。另外,福岛县至今仍有超过36000名民众疏散在外,不能重返家园;福岛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也仍未令人放心。东京奥运圣火传递计划从福岛启动,为灾区注入活力。而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杜平认为,“3·11”大地震给日本带来的“后遗症”,还有民众对核电站难以重建的信心。
福岛核污水将排入海,日专家指需共识
福岛核电站废堆处理产生大量核污水。核污水经处理后,储存在厂区内储水罐中。目前,储水罐已超过1000座,并以每天140吨、每周一座储水罐的速度递增。日本政府一度决定将核污水排放入海,但遭到福岛当地渔民强烈反对,韩国也多次对核污水破坏海洋环境表达忧虑。目前,日本政府仍未确定核污水排海时间表,而福岛核电站的储水罐将在明年秋季达到极限。
日本专家指,核污水经二次处理后,绝大部分放射性物质含量将降至国际标准以内,但放射性氚无法根本剔除,只能在稀释后排放入海,这也是各国核电站轻水反应堆的通常做法。
日本东京都市大学教授 佐藤勇:
全世界核电站的氚都是稀释之后排放入海的。考虑到这个共识,即使有量的区别,我们应在某种程度上认可海洋排放。
专家特别指出,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应积极与民众和外国沟通,提高事故处理透明度,在取得谅解和共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海洋排放。
日本东京都市大学教授 佐藤勇:
大家应在海洋排放上达成共识,向前推进。为了让福岛灾区复兴重建,这么做未来将对当地民众有利。
灾区福岛县知事内堀雅雄此前召开记者会,介绍福岛核电站事故处理和农产品安全等最新情况。内堀雅雄表示,废堆进行了十年,但这仅仅是个开始,核事故阴影将长期困扰当地民众。核电站所在的沿海地区遭受地震、海啸、核事故等多重损害,当地正在建设核电废堆、事故机器人、能源研究中心,将负面影响转化为地方经济动力。
日本福岛县知事 内堀雅雄:
最大难题是如何安全稳定地移除熔毁的核燃料碎块,这极为困难。福岛核电站废堆工程耗时长久,需要三四十年时间。
日本称福岛食品安全,多国仍限进口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禁止进口当地食品。日本政府一直在努力说服各国撤销禁令,目前共有39个国家和地区撤销禁令,但拒绝撤销的国家和地区仍有15个,其中包括中国、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日本曾就韩方相关限制措施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却最终败诉。
负责灾区重建与核事故善后的日本复兴大臣平泽胜荣此前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福岛农产品的核辐射标准比外国更加严格,福岛食品是安全的。
日本复兴大臣 平泽胜荣:
我国采用了全球最严格的食品核辐射检测标准,即每公斤100贝克勒尔,比国际标准更严格。福岛食品是绝对安全的,这是基于科学依据的正确信息,并已得到验证。
内堀知事指,福岛县对农产品设置了极为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欧盟和美国等相比,日本的标准严格十倍以上,在此标准下,福岛县内栽培的农产品长期保持零超标,绝不让超标农产品流入市场。据介绍,核事故十年后,福岛县环境核辐射量大幅减少,事故后全县12%地区被指定为避难区域,而目前避难区域已缩小至全县面积的2.4%。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杜平认为,“3·11”大地震给日本带来的“后遗症”,除了核废料的处理难题,还有民众对核电站难以重建的信心。另外,对于建立在活跃地震带上的日本来说,核能源的使用也值得考量。
来源:凤凰卫视资讯台
编辑:栗唯
https://www.dolc.de/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