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岭南科学论坛开讲!十大科技领域受关注
作者:广州日报3月10日,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和省科学技术厅共同主办的《2021年岭南科学论坛》在广东科学馆科学会堂开讲。首场论坛“广东智慧康复论坛”拉开了为时一年的十场系列活动的序幕。
今天的首场论坛《广东智慧康复论坛》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举行。广东智慧康复论坛以“医工结合 协同发展”为主题,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等院士及知名专家,从医工结合发展趋势、智慧康复前沿技术以及医疗健康产业转化等角度进行高层次的学术交流,营造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康复产业生态。从事康复、临床、护理、养老及大健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工作者500多人参加了今天线下的论坛。
(论坛开幕)
康复是现代医学“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材料技术等的进步集成对康复的应用,借助智能科技,一套套解决方案或服务,满足患者临床需求,可优化可复制、全生命周期健康与康复需求的多学科交叉的整体解决方案,构成了智慧康复的主体内容。
当前康复医疗不仅致力于功能障碍者的功能康复,还关注各种健康问题,包括老龄、 妇女围产期、儿童収育迟滞、亚健康状态、心理障碍状态、营养异常状态、成瘾状态等。学科将涉及医疗全程,即急性期、急性期后和恢复期。
(院士圆桌会议)
康复医疗是对人体功能障碍的预防、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疗措施,通常在临床治疗完成后,病人度过治疗观察期后给与特殊的支持和照顾,以帮助病人达到完全或部分康复。需要接受康复治疗的人群包括:残疾人群,老年群体,疾病人群(精神疾病、以脑卒中为主的神经疾病、骨科、肿瘤、心脏等重大疾病等),以及产妇、运动员等特殊人群。康复医疗行业以康复机构为核心,上游是器械、药品,下游是患者及其家庭,其中部分器械和药品可以家用。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因老年性疾病带来的康复医疗需求不断增加,叠加本来干预水平就比较低下的残疾人群、精神障碍人群的康复需求,康复医疗有望在未来某一个时间节点爆发。据了解,我国2014年康复医疗市场规模仅有200亿元(人均15元),相较于美国和日本较为成熟的康复医疗市场人均80美元康复支出,差距较大。如果按照基本满足我国康复需求的水平测算,则市场规模将会在1000亿元以上。
中国康复医疗市场刚刚起步,潜力巨大,千亿规模开发并不遥远。专家的研究表明,上世纪末在美国収生的一系列推动康复医疗大収展的因素正在中国出现,包括:人口老年化、医保支付方式变革促使公立医院及时转诊康复患者以控制成本、民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技术进步。骨科康复和神经康复将是空间巨大的子领域,假设一定比例的术后病人选择康复,我们测算骨科和神经康复的市场空间分别高达400亿和近180亿。再考虑其它科室和巨大的老年人康复市场,中国康复市场实现千亿规模幵发并不遥远。
仅以中国产后康复市场为例。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居民消费能力增长、产后保健服务普及、高投资回报率成为行业四大驱动因素,中国产后康复设备行业从2008年开始萌芽,经历11年的发展形成了成熟的经营业态与庞大的消费群体。中国产后康复设备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
中国产后康复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按终端销售额计算),2014-2023 年预测
《岭南科学论坛》是广东省科协于2017年设立,由广东省科协团体会员承办的高端学术交流活动平台,每年举办系列活动不少于十场。每年的《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均由省科协严格评选产生,活动的主题,既有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科学前沿问题,也有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自设立以来,论坛已连续举办了40多场有深度、有影响的学术交流活动,内容涉及到量子科技、智能制造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制造、卫星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3D打印、可穿戴设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智慧健康等多个领域。2020年,论坛设立了在线直播平台,可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传播。
2021年的岭南科学论坛将涉及十大科技领域:智慧康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精准医学、新型医疗防护纺织产业链的创新与发展、眼健康行业创新与发展、家禽新科技、核科技的应用与发展、人工智能在开源框架下的应用及扩展、微生物分离的“卡脖子”技术等。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龙锟 通讯员 科记协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林传凌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