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那些“黑科技”,今天也会惊呼意想不到
作者:澎湃新闻澎湃问吧
韩信点兵背后有怎样的数学原理?夏日炎炎,古人如何纳凉?古代的戏楼怎么营造混响效果?我们现在面临的许多问题,古人也有自己的方式去应对。澎湃问吧特邀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博士陈丹阳,聊聊中国古代那些有趣的“黑科技”,一起走近古人惊人的智慧。
古人到底有多智慧
@李庆东:中国古人何时知道地球是圆的?
陈丹阳:古代中国人对大地的形状有很多探讨,也出现过大地上表面是弧形的理论,但是古代中国人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有个缺陷,就是普遍认为陆地和海洋是分开的,单独讨论陆地的形状。而今天我们说地球是圆的,是将海洋看作地球的一部分。古希腊人最早发现地球是圆的,到了元代已经有地球仪流传到中国,明末清初的时候一些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也带来了当时最新的地理知识。但是他们影响到的中国人很有限,中国知识分子普遍接受地球理论要等到清末。
@早餐吃的牛肉面:我国古代离现代科技最近的一刻或者一项发明,您觉得是什么?
陈丹阳:我觉得接近现代科学最重要的不是一项科技成就在当时有多领先,而是应用了现代科学仍在使用的研究方法。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在许多方面都出现了重要的成就,比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应用于军事等等。
最让我钦佩的是一个不太知名的成就:元代赵友钦的小孔成像实验。他在一幢二层楼房的地面上挖了一口井,将点燃的蜡烛放到井内作为光源,井口用中心开孔的板盖住,用楼板和悬吊的大木板作为像屏,先后试验了不同形状大小的孔、不同亮度、不用像距、不同物距等条件的成像效果,这个实验和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非常接近。
@小兔兔:中国古代的黑科技是否都是民科的产物?
陈丹阳:民科是一个现代概念。古代科技成就分为很多种情况,许多技术发明需要经验积累,往往是普通人先发明出来,再经过官员之类的人记录和总结,那些发明者可以算是“民科”。也有许多科技成就是有官方职位的人完成的,特别是一些顶尖的科技成就,只有在官方组织下才能获得。最典型的是天文学领域,这一类型历来由政府管控,普通老百姓无法独立研究。
@nshishui:古人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陈丹阳:陆上交通工具主要是车和船,车用人力或牛马牵引,船用风帆或划桨。船比车运费便宜,长途运输货物能用船尽量用船。航海方面,除了指南针之外,舵和水密隔舱是中国人发明的重要航海技术。整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比不上欧洲,毕竟是以农耕为本的大陆民族,航海活动不如海洋民族那么频繁。
古代科技何以失散流传
@OOOrange:哪些技术我们今天还在用?
陈丹阳:一些基本的技术,如今天的造纸术、指南针和古代使用的技术没有本质的区别,古代发明的一些简单机械(如传统石磨)在偏远地区仍有人使用。更常见的情况是今天的技术的基本原理产生于古代,比如现代石磨是在传统石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被中香炉是陀螺仪的雏形。
@熊:一些很厉害的古代科技成果,为什么后来都湮灭或失传了?
陈丹阳:一方面是有更好的成果代替,比如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非常精巧,但现在的建筑已经有了更方便实用的技术,懂榫卯的人就很少了。还有就是很多古代技术可能并不如记载的那么厉害,当然没法流传下来。比如诸葛亮的木流牛马,据分析可能就是一种比较方便的手推车,如果能像三国演义电视剧拍的那样自己走动的话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责任编辑:鞠文韬
校对:张亮亮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