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笔记:工业农业高新科技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不应该再被忽视
作者:郑继文1在当今世界中,我们总会发现,许多高新科技发展非常快的国家,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高新技术创新建立在工业和农业科技的投入上,由此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发展的非常快。显然,这些国家高新技术发展中,基础工业和农业高新科技研究投入不应该被忽视。
我们经常讲工业是基础,农业是命脉。我们似乎忘了,工业这个基础,农业这个命脉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创新中更新发展的投入中。工业和农业也离不开高新技术创新的投入,离开了高新技术创新,就不能推动工业和农业发展。
如果工业和农业科技没有一个高新技术创新来推动,只追求尖端科技发展,我们就会发现工业农业科技发展滞后,就会形成一个体系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由于这个短板存在,尖端科技的研发就会被基础工业和农业发展这个短板所制约,有许多高新科技研发出来,却行不成工程效应,造不出来,也是干着急。
当我们对研发来的高科技形不成工程制造。往往会说,我们缺乏一流的工匠,缺乏工匠精神。
似乎这种指责有点问题,显然出了逻辑性错误。
我们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两句俗语讲的是什么道理呢?
第一个讲的是材料的重要性,第二个讲的就是工具的重要性。这两句话归拢到一起,就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成果能否实现,首先必须建立工农业发展是否建立在高新技术应用上。
我们经常讲生态,实际上材料科学与工程科技发展也是要讲生态的,同时整个基础理论研究也是要讲生态的。同时,但只讲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生态,不讲促进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以及与基础理论研究相关的环境,似乎也说不过去。这个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说到底还是工业与农业的高新技术投入和发展是不是能够跟得上趟。实际上,我们高新科技发展不平衡的短板就是工业和农业高新科技投入没有形成规模,应用也没有发展起来。
一个生态,科学研究的生态,一个工业和农业发展大环境,如果失衡就会形成跷跷板,老是晃动,形成了互相拖拽制约的关系,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会有巨大的影响。
作为科学技术,是一个整体发展过程,如果总是想让科技人员突破这个外国技术,突破那个外国技术,而不是把尖端技术放在工业和农业整体科技发展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我们需要突破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体系越来越庞大。
而我们的基础科研科技工作者呢,在基础理论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中,往往会发现许多障碍。这些障碍就是工业和农业基础科技不发达,许多高新技术创新成果,不能通过工业制造出来,农业科技成果也在落后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法对接,无法工业制造和农业生产中落地,成为了锁在保险柜里的高新科研技术了。
#科学笔记#
#原创文章#
#原创建议#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