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男屠杀6名亚裔女性,狡辩称“治疗性瘾”,警方竟同情凶手
作者:英国报姐3月16日,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西北郊的杨氏亚洲按摩中心。
这家按摩店在一个不起眼的购物中心里,地段不太好,装修并不豪华。
那天下午五点,一名身着黑红衬衫的男子掀开门帘走入,却没有像其他客人一样要求服务……
而是掏出了一把枪,瞄准,射击。
这是一场针对亚裔的连环枪击案的第一个事发地点,凶手在造成四人死亡、一名拉美裔男子受伤后逃离现场,却继续行恶。
下午5时47分,警方再次接到报案。
一个柔弱的女声颤抖着告诉警察:“这里是金色温泉,我躲起来了,有一个白人男性正在朝我这边走来……我不知道,请快点来救我,拜托了。”
东北郊的金色温泉,那名凶手再次留下了三具被枪击至死的女性尸体。
就当警方赶到现场的时候,他们发现了第八名死者——来自街对面的香薰水疗中心。
又一名亚裔女性,遇难身亡。
凶手疯狂逃亡,不过在90分钟之后,警察在150英里外的州际公路上将其截停逮捕,关押起来……
但八名受害者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
随后,官方确认了受害者的身份。
四名韩裔女性,两名华裔女性,一名白人女性,一名白人男性。
凶手的身份,也很快得到确认。
21岁的罗伯特·亚伦·朗(Robert Aaron Long)。
罗伯特声称,自己对这些无辜女性开枪的原因,是“性瘾”。
根据警方调查,这名枪手因其性瘾每天数小时在网上观看色情内容,行为猥琐不堪,被虔诚的父母赶出家门。
所以,他将其归咎于“受到诱惑”,认为只要杀了这些按摩店“勾引”他的女人,就能够痊愈。
他将这些女性,认定为“需要消除的诱惑”。
但真的是这样吗?
虽然他“供认不讳”,但警方却并没有直接把这认定为他的真正的动机。
因为,这起针对亚裔的枪击案,很有可能也受到了种族主义的影响。
外网上流传着一个疑似枪手的Facebook截图,声称:
“所有的美国人,无论你支持哪个政党,都应该立刻站起来反对,反击,反抗中国。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罪恶的魔鬼。”
但这并非最令人愤怒的——
切诺基郡警局对枪手提起八项谋杀罪和一项严重伤害罪指控,不得保释。
但在案发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警官在对媒体披露案情时,却抑制不住地展现了自己对于枪手的“同情”。
“他很清楚自己行为的严重性,但他已经受够了,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他。”
“这对他来说,是非常倒霉糟糕的一天,所以他才这么做。”
“a really bad day for him。”
这种为凶手开解的话,引起了所有人的愤怒——身为警察,你怎么能够不顾死难者家属的痛苦心情,偏袒凶手呢?
“对他来说是很糟糕的一天?省省吧,人们可不会因为有很糟糕的一天就开枪杀掉八个人。”
但人们很快得到了答案。
在这名警官的Facebook上,他曾晒出过好几套反华T恤,并呼吁所有人一起“趁着在线赶紧购买”。
而这套T恤上的标志,是新冠标识,以及“支那进口病毒”的口号。(CHY-NA)
而这家供应歧视T恤的商店老板,是另外一位前警察。
身为警察,身为执法者,却仍然被种族主义蒙蔽双眼,甚至在案情处理时,都会不自主地偏向枪击案的嫌犯。
系统、结构化的歧视情绪,让这场枪击案,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必然。
美国总统拜登,在17日发表了声明:
在相关调查完成前,他不会把枪击案的动机与仇恨犯罪联系起来。
但无论如何,几个月来,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令人“非常非常不安”。
在CNN的报道中,他们提到:
“枪手的言论,源于对亚裔女性的歧视,与刻板印象的历史。”
亚裔女性常常被整个社会的刻板印象认定为温驯顺从,她们被“迷恋”,被视为“引诱的异国情调”,被视为“需要消除的诱惑”。
长久以来,她们在文化作品中的形象被性化,纤细苍白而娇小、温柔沉默而积极,仿佛唯一存在的目的就是为白人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亚裔女性很多都在服务行业工作,从事着低薪工作,经济上很脆弱。她们被认为是“廉价”、“可随意使用丢弃”的。这些因素,以一种最危险致命的方式,与种族主义带来的仇恨交织在一起。
而这并不代表亚裔的男性就幸免于难。美国文化中亚裔的扁平塑造,令每一个亚裔男性,都难以摆脱口音浓厚、软弱无能的形象。甚至“亚裔”本身就成为了一个宣传口号,如果有人拒绝刻板印象,就会成为了一个“开不起玩笑”的人。
带有攻击性的歧视,成为了人们长久以来默认的刻板印象,而亚裔的形象被一天天丑化,给歧视带来了更合理的理由。而一场疫情,将这些歧视,转化为了仇恨暴力的行动。
去年3月起,美国全国范围内发生了至少3800起针对亚裔美国人的严重仇恨暴力事件。
甚至仅仅只在枪击案发生的第二天,就又有一起仇亚暴力袭击上了新闻。
一名39岁白人男子在美国旧金山市场街无故袭击一名75岁的华裔老奶奶。
令人讽刺的是,这起案件之所以能够引起媒体关注,只是因为这名奶奶愤而反击,将袭击者打上担架。
而更多亚裔走在街上被无故袭击,甚至仅仅因为“身为亚洲人”就被突然殴打。
1月31日,加州旧金山市街头,一名84岁泰国老人突然被人推倒,随后不治身亡。
2月3日,纽约地铁上,一名61岁菲律宾裔男性遭人用美工刀划破脸,缝了100多针。
2月16日,纽约一家面包店外,一名52岁亚裔女性遇袭。当天,纽约连续发生至少4起针对亚裔的袭击事件。
2月26日晚,纽约中国城,一名36岁亚裔男子遭利器刺伤,伤势危重。
但这些事情,却在亚裔社群之外,几乎没有掀起水花。
( 现场的医护人员围着袭击者,却没有人查看受到袭击的老人的伤势。)
息事宁人换来的是变本加厉,亚裔的生存空间被一步一步压缩,甚至连走在路上的安全都无法被保障。
亚裔居民因为“身为亚裔”而担惊受怕,恐惧日益增长,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即使人们再努力地想要维持表面的和平,也无法让身为受害者的弱势群体不去害怕、恐惧。
这种歧视从方方面面压迫而来,当它超过阈值,总会有反弹爆发的时候。
在枪击案发生后,#停止仇视亚裔#成为了热门话题,一波又一波的亚裔走上街头,游行抗议着仇恨犯罪。
游行也许不能立刻改变现况——但就像“黑人的命也是命”的运动一样,把问题尖锐地提出来,让人们正视其存在,才有可能有改进的可能性。
“忽视对亚裔的歧视,否认歧视的存在,或者拒绝谈论歧视,几乎和参与这种恶心的行为一样糟糕。”
在昨天针对亚裔仇视的提问中,白宫发言人表示,前总统川普的错误言论加剧了针对亚裔的歧视。
毫无疑问,一次次重复的“中国病毒”,将疫情在美国的失控甩锅给中国,给歧视性行为开绿灯,都煽动了普通群众对于中国的仇视和责难。
这些对中国的污名化,让美国人把对政府失职的指责变为了对大洋彼岸国家的仇恨,也自然而然地转变成了对亚裔的仇视。
CNN指出:
亚裔永远被美国视为“外人”,所以美国一旦面临紧张和危机,亚裔就会成为系统性攻击的目标。
二战期间如此,排华法案如此,新冠肺炎疫情中仍在重演。
对亚裔的仇恨,是美国社会日益加剧的黑白种族议题的出口,也成为了美国排外主义的替罪羊。
美籍华人Kaiser Kuo写道:
“那些在为仇中情绪煽风点火,重复着毫无根据的中国创造病毒阴谋论,坚持‘中国病毒’、‘武汉病毒’是中性描述,或者胡扯‘中国撒谎、人们死亡’的人,你们都是沾满鲜血的刽子抽中手。
那些为司法部糟糕的“中国计划”拍手叫好,认为中美关系只是互相威胁的敌人,永远妖魔化中国的人,你们都是同谋。
看到这些一直以来火上浇油的人,对愈发言中的亚裔歧视表达震惊,简直令我作呕。
不然呢?你们觉得能发生什么?”
长期以来,人口较少、政治影响力较低的亚裔,一直在遭受着各种不公平地对待。
但种族歧视,就像是瘟疫。
美国忽视新冠病毒的扩散,导致了三千万感染、五十万人死亡。
如果再忽视这种仇恨病毒的扩散,困扰整个美国的种族歧视,也终会无药可医。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