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无意参与对华制裁!中俄朝默契配合,日本被美国推到风口浪尖
作者:航天君随着中美亚太纷争进入新一阶段,中美两国间的双边竞争日趋激烈。在欧美等国纷纷以“侵犯人权”为由对中国祭出制裁措施之时,日本却成为了G7集团中唯一未对中国采取同样措施的国家。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欧美的联合打压下,中、俄、朝三国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默契,虽然不是联盟、却胜过联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位于亚太风口浪尖的日本当局,最终还是选择脱离西方“人权攻势”,明哲保身躲在了欧洲的后面紧盯亚太局势的发展。
在美国、欧盟、英国与加拿大3月22日对中国官员实施制裁的同一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就同步开启了访华之旅,呼吁中俄两国共同降低对美元和西方控制的国际支付系统依赖,以降低对被西方制裁的风险,而中国也在已对欧盟、英国给出了有力反制,祭出了比西方更长的官员制裁名单。另据韩联社3月24日报道称:“朝鲜3月21日从半岛西海岸发射了两枚‘并非弹道导弹’的短程导弹,导弹飞行了约450公里,降落在日本专属经济海域之外。这是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以来,朝鲜首次被外界获知的导弹试射。3月22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和中方高层互致口信,进一步阐明了与中俄共同应对西方压力的政治立场。”对此,日本首相菅义伟表示,朝鲜向日本海域发射“弹道导弹”,加剧了东京奥运会前的紧张局势,也加大了对拜登新政府的压力,并在NHK的访谈中评论称:“朝鲜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首次发射导弹,是对日本和该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威胁,也违反了联合国决议。日方将在下个月访问华盛顿时,与美国总统拜登‘彻底讨论’包含导弹发射在内的朝鲜问题。”
在亚太地区的反华战略中,日本一直都是美国旗下最为得力的“忠诚打手”。这与远在大西洋地区对中国“隔空喊话”、“隔岸观火”的欧洲各国有着实质性的不同,日本在亚太局势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也极有可能在未来的军事、政治行动中身先士卒。但在中、俄、朝分别对西方采取了政治、经济、军事反制之后,日方已经在反华事宜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同样的对华制裁,在西方眼里无关痛痒、对日方而言更像是变相的“宣战”,一是日本与中国在东海钓鱼岛存在直接领土争端,二是在太平洋西北部的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与俄国有着历史难题,这些潜在矛盾都可能成为亚太地区战争的原爆点,让日本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强烈的求生欲不断提醒着日方,应在反华议题上保持谨慎。而在本月18日中美高层阿拉斯加会晤崩盘,中、俄、朝三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军事立场已变得出奇一致后,即便是有美国与欧洲信誓旦旦的承诺,菅义伟也不愿面临亡国的危险与东方阵营作对。
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24日报道称:“日本官房长官加藤胜信已在23日的记者见面会上,表示日本无意于参加西方对华制裁,并称中国是日本的邻国,也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日本并不想与中国对立。”痛失日本在印太战略上支持的拜登政府,如今也是锐气大减,只得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欧洲继续游走造势,为中美会晤的失利挽回些许面子,但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在俄德两国在建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工程上,与美方的公开叫板,又让拜登政府所剩不多的大国尊严荡然无存,也难怪其本人会在登机时连摔三跤,成为世人眼中的“美式笑话”。据法国国际广播(RFI)最近报道称:“拜登已在25日就任美国总统后的第一次记者会上公开对中国‘服软’,明确表示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对抗,两国并非敌对而是竞争关系,但要求中国必须遵守国际规范,公平竞争。同时,美方还会继续在新疆、香港等议题发声,南海、台湾等议题向中国问责。”虽然拜登拿人权说事儿的立场没变,但言语间的气势已是大不如前。
事实证明,拜登政府意图联合民主制国家,从意识形态角度对中俄实施围堵的战略是缺乏实效的。因为西方国家虽在“民主定义”与“国家体制”上对美国有着极高的认同感,但其战略重心却一直立足于大西洋地区。对于亚太地区的“远东事务”,西方与美国的利益并不存在交集,只是碍于北约同盟国的压力被迫采取“象征性”反华措施。而日本则是彻头彻尾的东方国家,很难站在西方民主、人权自由的立场对中国说三道四。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而言,欧洲需要俄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来保持其油气来源的多样性,在维护本地区化石能源安全的同时阻止美国“石油美元”体系对欧洲经济的压榨,与中国签订《中欧投资协定》也是为了趁中美关系跌落低谷之际迅速抢占中国市场,促进欧洲经济的快速复苏与中欧双方的互利共赢。站在日本当局的立场,菅义伟同样期望中、俄、朝能够参与到东京奥运会,并尽量避免被中方纳入新一轮制裁名单中,毕竟日本的松下、索尼等电子产品,本田、丰田等汽车品牌同样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市场。在经济上脱钩中国这点上,欧洲与日本并不会对美国作出让步。
中俄朝三国对西方联合施压,日本被迫宣布放弃加入对华制裁行列。毕竟亚太一旦开战,位于第一岛链的日本并没有向欧洲那样充当“吃瓜群众”的余地。眼看曾经高喊反华口号的澳大利亚如今已经遭受重大经济打击,不断寻求与中国重开会话。而在拉达克地区与中国对峙将近一年的印度,也在担心边境局势升温爆发战争后放弃了与西方反华战略的合作。有了如此值得借鉴的反面教材,日本也是看在眼里、怕在心里,期望在对华态度上保持低调。运气好的话,就能成功将亚太的战火引向台海。届时亚太的世界难题,将不得不重新落到美军的头上。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