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节,如何护肤最科学有效?
作者:幽兰趣科普年复一年,我们经历着四季的更迭,时令的变迁,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总结出许许多多关于人与时节互动的经验和准则,因为只有尊重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我们的身体机能才能最大可能地保持稳态。然而对于皮肤护理与季节的关系,又需要如何去合理地对待呢?
春季
风和日丽,大地回春,万物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萌发。在桃花、樱花竞相开放的时候,空气中也飘荡着一种“暧昧”的味道。如果此时您也“面带桃花”、喷嚏不停、流泪不止,就要注意是不是出现了花粉过敏的症状。这些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情愫”,黏附在我们的皮肤和黏膜上,可能会引发免疫系统的应答反应,从而引起过敏现象。
因此,在春季时,我们尽量选择质地轻薄一些的保湿产品,并且简化护肤步骤。避免化过于厚重的彩妆及涂抹黏腻的保湿霜,并且在户外活动结束后及时清洗面部。这样的话,一些致敏原不容易黏附在我们的面部,从根源上防止它们在我们的皮肤上“兴风作浪”。
入春以后,和煦的阳光开始普照大地,伴随而来的也有紫外线强度明显增强,一部分小伙伴在外出踏春之后,在曝光部位出现红疹子,并且奇痒无比。如果出现这些表现,需要警惕多形性日光疹、青少年春季疹等光变态性皮肤疾病。因此,大家在拥抱自然的同时,也需要进行自身保护,比如,采用硬防晒(戴宽檐帽、戴口罩、打伞)及涂抹防晒乳液。
夏季
草长莺飞,艳阳高照,预示着一年当中最难熬的夏天就要到来。原来网络上盛传着一则在中国生活的黑人朋友“想回非洲避暑”的梗,虽然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是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气候特点:闷热、潮湿、紫外线照射较强可见一斑,炎热指数甚至不亚于热带地区。然而夏季也是我们开展各项户外运动较为密集的时间段,因此,这个时候护肤中最重要的便是防晒了。但是一说到防晒这个话题,感觉一言难尽,我就简明扼要总结出来以下几个原则。
什么时候需要防晒?
户外活动时,尤其是在有阳光直射的天气时,肯定是要防晒的。那么阴天是否也需要防晒呢?答案是需要。因为夏季的阴天,紫外线照射强度可达到晴天的 70%。那么,室内需不需要防晒呢?如果室内有紫外线光源的情况下,比如,靠窗、接触较强紫外灯光源、强荧光灯、驱蚊灯及霓虹灯光,就需要防晒。
选择合适的防晒方式
包括规避性防晒、遮挡性防晒、使用防晒化妆品及使用系统性光保护剂。
正确使用防晒化妆品
根据紫外线辐射强度使用合适的 SPF、PA 值化妆品。使用足够的量(1 元硬币大小产品涂敷于全面部)、定时补充涂抹防晒剂(每 2 ~ 3 小时),以及施用范围兼顾所有曝光的部位。除了防晒之外,夏天皮肤新陈代谢旺盛,皮脂腺分泌油脂明显增多,对于一些“痘皮油肌”的朋友们更是伤神。因此,夏季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去污能力较强的弱碱性洁面产品对皮肤进行清洁,但是使用频率也不能过高,每天使用 1 次即可,以免造成油脂过度丧失而反干。对于一些干性皮肤的朋友们来说,夏季需要适当进行保湿,特别是在户外接受阳光照射之后,可以选择一些质地较为轻薄的保湿产品,比如,水、凝胶、乳液等。
主编:张建中
皮肤科学领军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主编:尹志强 钟华
来源:《皮肤科医生的护肤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皮肤科医生送给你的终极护肤指南!解读化妆品成分,了解医疗美容背后的原理,重塑护肤理念,与问题肌肤说再见!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