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与中国对抗”写入法律,看来,中国的发展,着实把美国吓坏了
作者:国防时报排头兵中美对抗,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是政府策略的对抗,但没想到,美国竟然将其写入了法律。但从拜登上台后制订的政策来看,这也不意外。
4月21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日通过了所谓的“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鼓动拜登政府动用美国所有战略、经济与外交工具与中国全面对抗,以保护和促进美国“重要利益和价值观”。
这当然招致中国的强烈反对。
法案发布后,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在4月22日斥责该法案充斥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肆意曲解、诬蔑抹黑中国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用心险恶,损人害己。
中国外交部则表示,美国有关法案通篇拿中国说事,以中国为对手,“难道美国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竞争中打败中国吗?这种扭曲和狭隘的心态同世界大国的格局毫不相称。”
这项法案长达280页,可见,美国反华政客们对中国还真是“用心”。
在政治策略方面,法案再一次粗暴干预涉台、涉港、涉疆等中国内政事务,宣称要“促进香港民主”、扩大对新疆的相关制裁,更悍然主张加强与台湾当局的“伙伴关系”。
在军事方面,法案要求拜登政府确保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预算,与盟国共享中国在常规力量、核武器等战略领域的信息。
在经济领域,协助美企撤出中国市场,将供应链多元分散至中国以外地区,并在“印太地区”发展基建,以抗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此外,两党还提出增加技术研究的“无尽前沿法案”,加大美国在科技上的投资力度,以超越中国的竞争。
美国的想法很好,但现实很骨感,特朗普政府过去几年与中国打贸易战的惨痛,还没让他们明白,任何将中美经济“脱鈎”的举动,都会反噬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看来,中国的发展,着实吓坏了美国,覇主地位不保,就难以让小弟服众,所以美国狠招一下个接一个。
在拜登政府上台后,其接连发出了1.9亿美元的纾困计划和2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
前者是要拯救美国经济,以获得和中国经济对抗的实力。
后者则是为了重振美国的基建,提高美国在交通基建、制造业、芯片和能源上的地位,以此全面赢得与中国的全球竞争。拜登认为,“基建落后极度制约了美国的国际竞争力。”
美国的基建能力曾经十分耀眼,因为正是上世纪大规模和实力强劲的基建,美国才得以快速发展。
如今,美国的基建能力被中国超越,所以美国不甘心,想要重新启步。
将基建计划作为与中国竞争的“核心卖点”,是拜登政府的重心,其想以此让美国在经济上击败中国,成为清洁能源技术的全球领导者。
但如今想赶上中国并非易事。
由于缺乏投资,电网、互联网、铁路、地铁和高速公路都处于糟糕的状态,因此无法承受自然环境风险。例如,每个冬天,许多城镇都会有几天停电。在新冠疫情时期,许多地方没有可靠的Wi-Fi。
想要全面治理,计划虽好,但钱从何来?
此外,在大型基建上,美国推进及实施就不易。美国的土地私有制和各州独立的审批权,就让高铁建设难以开展,像得州高铁项目于2020年9月批准修建,但截至今年2月,该州8个县均出面反对高铁修建。
有中国专家建议,美国可借鉴中国的技术,但由于国情不同,中美两国基建没有可比性。所以,还望美国能及时清醒,不要再做损害中美关系的事了,和平相处,竞争模式相处不好吗?(郭宇男)
https://www.dolc.de/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