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1-5-11 15:09

更少风险、更多便利、更强助力:中国强劲推动数字货币发展

作者:参考消息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近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推动数字货币的努力可以怎样促进金融科技发展以及人民币的全球存在》的文章,作者是美国景顺投资公司亚太区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现将全文摘编如下:

比特币的市值最近超过1.1万亿美元,重新引发了有关数字货币和财富储备的未来的讨论。我首先应该指出,我没有把大多数形式的流行加密货币归为一种传统货币。

这主要有3个原因:加密货币波动太大,不能被视为价值标准;它们不能轻易买卖;而且它们不能轻易用于支付日常商品和服务费用。

然而,现在有一种可以满足上述要求的数字货币,而且正在开始受到追捧:它就是数字人民币。

纸币的最早形式之一可以追溯到11世纪的中国。当时,人们用名为“交子”的本票开展商品贸易,直到几十年后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其消亡。如今,中国在推动货币数字化方面再次成为主要经济体中的领先者。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0年成为全世界第一家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的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试验项目包括公务员工资发放以及在食品和零售商店的电子货币支付。与微信和支付宝提供的现有第三方支付功能不同,数字货币是中国法定货币的数字形式,旨在最终取代纸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这项计划不是要创造一种像比特币或者脸书“天秤币”项目那样的新货币,而是要将中国现有的货币基础(即流通中的现金)部分数字化。易纲说,这种新的数字货币不会取代货币供应的其他部分业务,比如银行账户中的存款,或者微信和支付宝等支付软件中的余额。

零售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将继续以同样的方式管理客户存款,但这种新的数字货币可以提供银行之间更方便的结算方式,而不是通过现有的清算系统。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即将推出的数字货币具有巨大优势,那就是庞大的垄断市场。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以惊人的速度从现金支付转向无现金。作为衡量现金在经济中的使用量的标准,中国的流通中现金(M0)与广义货币(M2)之比是全世界最低的,在过去20年里,这一比例从超过10%降到了4%左右。相比之下,美国的M0/M2之比大约是中国的5倍。

现金使用量的下降反映了数字支付系统在中国的日益普及。据估计,2019年有81.1%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了支付软件,而2019年的移动支付交易总额超过347万亿元人民币。因此,这些数字钱包储存了巨额现金储备,以及中国M0货币供应量中的很大一部分。

由于中国是全世界“金融科技信贷”人均比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以政府推动人民币数字化的另一个潜在原因是越来越需要加强对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尤其是拥有强大移动支付系统的公司。

鉴于这些封闭移动支付系统的提供者不受银行监管,这就造成了某些监管风险。因为支付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的数字货币可以成为决策者应对该行业生态系统中的垄断风险的长期解决方案,做法就是引入新的完全透明的支付基础设施,使得像现金那样的点对点交易成为可能。

与传统纸币相比,数字货币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其可追溯性、防伪性和定向流通。这些优势使之非常适合财政政策执行、金融和税收监管以及跨境贸易。比如,政府用数字货币发放补贴时,补贴的实际流向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监控,以确保准确的发放和监管。

从企业的角度看,引入数字货币意味着更严格的监管,但也能为企业带来便利,并改善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例如,可以轻而易举发现资金流动与会计记录之间的差异,从而降低管理透明财务报表的难度。

人民币数字化还将有助于简化跨境交易,或许还能促进人民币的海外流通,尤其是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贸易和融资结算。过去几年来,北京的政策制定者一直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从长远来看,数字货币平台将有助于确立人民币作为本地区主要贸易和储备货币的地位。(编译/葛雪蕾)

来源:参考消息网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更少风险、更多便利、更强助力:中国强劲推动数字货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