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1-5-16 11:12

“美国并不想要遏制中国”!美国对华服软背后,实则隐藏着新攻势

作者:航天君
中美亚太纷争持续至今,已先后经历了特朗普与拜登时代。而随着特朗普对华的单打独斗、拜登对华的联合攻势相继失败,近期美国对华政策又呈现出了明显的“服软”趋势。据美国之声(VOA)5月4日报道称:“继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hony Blinken)3日出席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称美国并不试图要遏制中国,但是美国与盟友必须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之后,对华语气就忽然变得缓和了许多,似乎还带着几分‘苦口婆心’的意思。”显然,美媒对拜登政府近期的“疲软”普遍持批判态度,呈现出了媒体唱红脸、白宫唱白脸的新趋势。拜登此举是出于反华失败的无奈,还是新一轮反华战略的考量?从目前情势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自拜登总统入主白宫以来,反华的主线几乎从未间断,只是具体实现方式与特朗普有所不同。与特朗普将盟友视为“拖累”,主张动用美国实力直接压制中国崛起相比,拜登一直都在寻求重新联合西方各国的力量,找回北约“老大哥”曾经的威望,并在成功赢得西方的“追捧”之后,在反华议题上对中国群起攻之。早在今年2月19日七国峰会(G7)和慕尼黑安全会议(MSC)的首秀中,新官上任的拜登就大胆提出了“联合抗中”构想,号召西方盟友对华有所行动,并在3月18日主动向中方提出阿拉斯加会晤,意图通过“鸿门宴”将反华攻势推向高潮。只是因为中方据理力争、力压群雄,才化解了美方代表布林肯在会上的借题发挥。而此次对中国“服软”背后,则体现出了对华“战略蔑视”的意味,一是淡化了对中国的针对性、二是极力渲染反华的正当性,从而摆出一副“美国不屑于与中国计较”的姿态,来将中国的和平崛起塑造成对“世界秩序”的威胁。



就在5月4日,布林肯在在伦敦接受了《金融时报》采访时还强调:“我们不是试图要遏制中国或者压制中国。我们是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是我们投资了几十年的秩序,很好地满足了我们的利益,而且不仅是我们,也包括满足了中国的利益。不管是谁采取行动,将会打乱这个秩序、挑战这个秩序、试图破坏它,我们都将挺身而出捍卫它。”但布林肯没有点明的是,这里的“世界秩序”实际上是美国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秩序,这并不符合世界其他国家的根本利益。



现在的美国,就像是一个深怕大权旁落的暴君,维持着以自己为中心的虚假盛世,在其“萝卜加大棒”的威逼利诱之下,美国的“小跟班们”也只能维护着形式上的团结,硬着头皮扛起反华的大旗。正如欧盟在4月19日就中国香港问题联合表决的失败一样,G7集团同样在反华议题上分歧巨大,尤其是在“北溪2号”(Nord Stream 2)天然气管道项目上坚持与俄方合作,又在4月28日与中国完成第六轮政府磋商的德国,表现出了从本国角度客观审视俄德、中德关系的立场,而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也曾一再强调,欧洲的利益并不完全与美国重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盟其他国家的内心写照。即便拜登政府已经在面对中、欧双方时调整了自己的语气,但仍旧是“老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用最软的语气说出了最强硬的话。



在表面上,此次在伦敦举行的G7峰会讨论内容涉及了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气候变化、朝鲜、俄罗斯及伊朗等问题,但最后的重头戏依然是如何阻止中国崛起对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挑战,从头到尾都是拜登政府向世界上演的一场“文字游戏”,对“新冷战思维”的过度包装。在拜登提出的新对华议题中,将中美两国关系定义为有合作、有竞争、有敌对,但时至今日,美国都在不断加剧着中美双方间的竞争与敌对,从未真正想过与中方合作,这也注定了其失道寡助的命运。相对于中国对世界各国“以合作促发展”的得道多助,美国一直都在以各种方式煽动着中美、美俄乃至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抗,而这种对抗并不是世界其他国家期望看到的。



美国对中国“服软”背后,实则隐藏着新一轮反华阴谋,那就是再次借助G7峰会等政治舞台,以维护世界秩序的名义对中国实施类似美苏争霸时期的封锁孤立。倘若中方可以接受美国人提出的“游戏规则”,就不得不遭到拜登政府的各种穿小鞋、使绊子。而中方如若不从,美方又将以中国在国际社会“搞特殊”为由上纲上线,对中国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发展路线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说到底,拜登口中所谓的“多边世界”,是美国自美苏争霸结束后的那个“一超多强”,各国对美国马首是瞻的世界,而非真正意义上中国所提倡的“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自由世界。这种偷换概念既并不能得到世界他国的认可,也只会进一步加快美国国际地位的下、综合国力的衰弱。中国在亚太和平崛起、以“一带一路”串联世界的今天,美国极力孤立中国的结果,就是最终孤立了美国自己。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并不想要遏制中国”!美国对华服软背后,实则隐藏着新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