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1-5-18 17:20

维港观潮丨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香港青年翱翔大湾区

作者:央视新闻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动力源和科技创新策源地,也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在5月14日以视频方式召开的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二十二次会议透露,粤港两地通过粤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至今已共同资助140个科研项目。会上双方表示,将加强在科技创新方面合作,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创新高地。

科技创新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的切入点。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香港青年在大湾区有着无限的个人发展机会,而大湾区是香港青年科研专才最佳的逐梦舞台!





据介绍,香港的大学还参与建设了19所广东省批准成立的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目前,香港特区政府正全力发展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并与深圳市政府全速推进由港深创科园和深圳科创园区(深圳园区)组成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区两园”建设,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落户合作区。

为吸引更多人才,香港特区政府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杰出创科学人计划”,大力支持本地大学吸引国际知名的创科学者和其团队来港参与教研活动。同时,多所香港高等院校正积极推展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办学计划,如香港职业训练局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推动双方合作办学,为粤港澳学生提供职业实训实习及交流机会。香港特区政府还鼓励、支持香港办学团体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开办提供香港课程或同时加入国际课程的学校,以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近两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飞速发展,已具备一流科创产业学习及发展资源,为建成国际科创中心打下坚实的科研基础。这一庞大创新生态体系的背后,当中少不了国家和各方的全方位支持。近年来,国家通过政策扶持、拨款补贴、各类综合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加大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项目支持力度,助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





“科技创新是第一驱动力。”在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件事上,整个大湾区的不同参与者均有相同的奋进目标,就是共建高水平载体及平台,引进及培育科创专才。其中,有大湾区科技龙头企业和香港大专院校合作,结合学术成果及营商经验,开创产、学、研互相结合的崭新培养模式,为香港青年提供全方位配套学习。并共同开发金融科技课程、指导完成专项研究及提供实习机会等,为香港青年投入大湾区科创发展做好准备。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让各城市找准角色定位,发挥出各自在科研、市场、制造、融资等方面的优势,让大湾区科技创新实现“拼船出海”。当中,“河套区港深创新科技园”便是最生动的例子之一。“一区两园”的概念让香港和深圳“取长补短”,香港能够发挥金融及科研的优势之余,亦弥补了土地面积、制造能力及市场规模有限等不足,为大湾区绘出一条完美的创科产业链。配合深港政府强强联手推出的吸引海内外人才“联合政策包”,“河套区港深创新科技园”将成为国际顶尖科研人才汇聚交流之地。





随着“一国两制”实践重回正轨,香港青年迎来稳健的科研发展基础。”随着香港选举制度逐步完善,选举委员会功能界别新增科技创新界,以科技建设力量助力香港重回正轨重拾动力。当中15个席位由今年4月宣告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提名,意味着香港以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发展,将迎来科学巨匠们的真知灼见,从专业角度让政策的规划和落实更加高效和符合实际科技发展需要,为年青人们铺砌起探索科研的“阳关大道”。

“现时踏足大湾区,投身创科发展,绝对是最切合时宜的最佳选择!”香港青年要拓宽格局和眼界,拥抱这些不可多得的黄金机会,主动链接国内国际优质资源,在科技创新领域中闯荡出属于香港青年的广阔天地。(总台记者 周伟琪 金东 朱丹 刘志敏 魏可枫)

(编辑 汤沛)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维港观潮丨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香港青年翱翔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