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挑衅在先,中欧协定怎么办?德国哀叹:得罪中国后果很严重
作者:国际法大视野盲目排除异己是一种无知,也是一种懦弱,更是没有大国智慧的表现。
编个故事、造个谎言就能肆意干涉中国内政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当地时间20日,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名为“日程表”的播客采访中呼吁欧洲与中国加强对话与合作,反对欧洲对华采取强硬态度和施加制裁。
施罗德认为,欧洲不应对中国施加任何制裁,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西方世界想要孤立中国的企图根本不可能成功。
这才是一个真正有战略眼光的领袖所应该有的眼界。欧洲国家甚至西方国家该是时候睁开眼睛了。
畸形的恐华心理
刚刚发生的中欧协定冻结事件让我们心寒。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历时7年,在双方已经达成共识后,欧洲议会跳出来捣乱,这突然爆发的中欧冲突让人倍感意外,但这背后的推动者我们大家心知肚明。
心胸狭隘之人看到的世界亦是狭隘的,美国想要称霸世界,反打一耙,谣言中国有此意图。并且利用舆论在国际上大行其道的煽动制造恐慌情绪,严重影响了包括欧盟在内的众多国家。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使用不光彩的手段去巩固自己的地位。
上帝欲使人灭亡,先使人疯狂。狂妄,傲慢不愿接受现实是一切的原罪。
正如,美国《新共和》杂志网站5月20日文章称,早在特朗普上台前,仇外心理、反亚裔种族主义和“黄祸”宣传就已成为推动美国国内和外交政策的有用工具。
近几十年来,美国国防工业一再利用此类言论,为发动对华战争制造借口。
利用树立敌对情绪来掩盖自己执政上的问题,是一种老路子,也是无济于事的做法。与其搬弄是非,不如关起门来审视自己的问题。
真诚
对抗换不来繁荣富强,只会两败俱伤,骑虎难下。钉钉子容易,拔钉子难。希望西方可以看清楚当今形势,尤其是欧盟,双方政治体制的差异不应成为合作障碍,更不应演变成地缘政治层面的对立。
习近平曾指出,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
其实,我们的理念本质上是相同的。欧盟与中国贸易密切,中国是欧盟三大进口国之一,也是最大的出口来源国。欧洲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欧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本应服务于经济。而如今的局面却是政治因素在干扰经济的发展,经济在为政治让路。
欧洲一方面在贸易上需要中国,一方面却在行为上制裁中国,这真是寒了双方真正想要结盟的人的心,以后有何诚信可言。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欧方不能指望一方面讲合作、捞实利,一方面搞制裁,损害中方权益,这没有道理。
制裁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尤其是西方反华势力炮制所谓的人权问题,妖魔化中国,企图破坏中国的稳定,阻止中国的发展。这样的行径不仅可耻而且可笑!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