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德国前总理仗义执言,默克尔替中国发声
作者:美洲报姐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为了重塑美国的主导地位,以及更好地围堵中俄,美国正在使出浑身解数。为讨好德国,美国甚至取消了针对“北溪-2号”的部分制裁。
早在七国集团会议上,美国务卿布林肯就曾表示,不寻求阻止中国崛起,但要确保中国“遵守规则”,西方必须捍卫“基于国际规则的秩序”。明眼人不难看出,布林肯口中的所谓规则,指的就是美国主导的规则。
换句话说,布林肯只不过是将美国优先、霸权主义换了个壳,别国有没有遵守所谓的“国际秩序”,衡量标准只有一个,即符不符合美国利益。
让布林肯倍感失望的是,七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的当天,默克尔就给了美国当头一棒。铁娘子默克尔直截了当地表示,中国的繁荣发展符合德国利益,德国应该与中国合作而不是对抗。
默克尔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好,解决与世贸组织有关的问题也罢,都离不开中国参与。
5月20日,在美国的煽风点火下,欧洲议会冻结了中欧投资协定,虽然只是暂时的,但在世界上仍然引起了巨大反响。部分不怀好意的欧盟政客,很想借机推动中欧交恶,并让欧盟倒向美国。
就在此时,默克尔以及施罗德发声了。
先来聊聊默克尔的看法。
默克尔在5月20日表示,愿意为中欧投资协定的每个字担保,该协定对欧盟而言是机会,给了欧洲在市场准入方面更多的互惠待遇。
默克尔认为,虽然欧中关系仍然紧张,在有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德国与中国在经济上有着密切联系,欧盟与七国集团会继续讨论对中国的立场。
默克尔强调,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国家,如果不进行对话,结果是行不通的,情况复杂,即便在这样的时刻,欧中也必须保持对话。
默克尔曾多次表示,抛开中国,很多国际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德国应该用对话的方式与中国解决各种议题,在经济领域,德中应该有着良好合作。
与默克尔一样,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也认为,德国和欧盟不应该与中国对抗。
仗义执言的施罗德在5月20日表示,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且中国还是世界经济的引擎和动力,这个趋势在未来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施罗德认为,对华强硬百害而无一利,而且还会给欧盟带来严重后果,西方孤立中国的企图根本不可能得逞。
施罗德给出了三个理由。
1,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
2,在很多经济领域,中国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
3,中国技术已经非常先进,西方国家想迫使中国继续当世界代工厂的想法,实际上就是痴心妄想。
施罗德强调,德国经济很依赖中国市场,不能任由德国政客采取损害德国利益的战略,欧洲应该团结一致而不是各自为战,在当下,与制裁相比,更重要的是对话与合作。
施罗德表示,不支持欧盟对华采取强硬态度和制裁措施,控制全球疫情、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需要的是全球合作,这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当然,施罗德也好,默克尔也罢,两位德国总理也有自己的无奈。
2021年9月份,默克尔就会退出德国政坛,在德国亲美势力蠢蠢欲动的情况下,继任者未必会延续默克尔的对外战略。换句话说,别看美国现在豁免了部分制裁,但只要局势发生变化,“打一巴掌再给点甜头”的美国,很快就会翻脸并对德国挥舞制裁大棒。
再说了,围绕“北溪-2号”与中欧投资协定,欧盟内部确实存在不同呼声,虽然施罗德、默克尔不愿听美国的一面之词,但却不能保证德国和欧盟接下来也会这么做。
正如欧洲议员华莱士所言,欧盟不应该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与中国合作明显更符合欧盟利益,对抗只能是得不偿失。但问题在于,七国集团也好,欧盟27国也罢,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还是利益,七国集团不可能铁板一块,欧盟也做不到“唯美国之令是从”,但在对待中国的战略上,估计也各有打算。
无论如何,欧盟各国应该清楚,数十年来,惟恐天下不够乱、满世界煽风点火的,都是不怀好意的美国。施罗德与默克尔夸奖中国的话,确实值得欧盟深思。
不得不承认,默克尔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铁娘子,施罗德也是颇有远见的德国政治家。
至于美国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且静静等待吧。
https://www.dolc.de/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