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呼吁欧盟和中国对话,德国前总理追加:对华态度不能强硬
作者:墨写东瀛话春秋5月21日,为推动中国和欧洲合作发展,来自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一句话迅速引起广泛关注。
默克尔在一场采访中表示,我会坚持为从8年前就展开谈判的中欧投资协定中的“每一个字”做担保,欧盟国家应当持续和中国保持对话。同一天,德国前总理格哈特-施罗德也在积极呼吁中欧保持合作,表示反对欧洲国家对华持强硬态度。
德国两位总理突然出面积极呼吁并推进中欧合作的背景,正是欧盟内部对华立场出了问题。
随着美国牵动所谓的盟友,散布各种试图干涉中方内政的谣言,损害中方权利。欧盟一些国家的个人和机构紧跟这阵邪风,甚至还玩起了单边制裁的把戏。
在此之后,中国对欧洲涉事人员和实体实施了制裁,这让一些欧洲政客十分不满,随即就打起了中欧投资协定的主意。
北京时间21日,欧洲议会已经以599票赞成,30票反对和58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冻结相关协议的批准程序,并想借此威胁中方解除此前对欧采取的制裁措施。
这个结果明显不利于中欧合作,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中欧对话。这么多年来,默克尔当算是推进中欧合作主要欧盟国家领导人,眼下发生这种事,她当然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
她在为中欧投资协议做担保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欧盟国家说明,倘若这项协议生效,会进一步推进欧洲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谈到中欧关系紧张的问题时,默克尔说,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需要加强对话,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即使在当今国际局势复杂的时期,我们也必须对话。
当然,默克尔也谈及了中德在经济方面的紧密联系,并强调欧盟国家会进一步就对华合作的问题进行讨论。
施罗德则在自己的播客中,直言批评欧洲议会许多政客对中国的态度简直幼稚可笑。他将欧洲对中国外交政策总结为追求“价值观外交” 。换句话说就是受西方多方言论和观念的影响,使得其不愿实事求是,正视发展。
施罗德表示,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所谓价值观外交,那么不仅是中国,任何对外合作就都可以取消了。最后,施罗德直言反对欧洲对中国立场强硬,并进一步强调中国市场和全球合作对德国的重要性。
不管是默克尔还是施罗德说的话无疑都是发人深省的。就欧洲议会对中欧投资协议的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也正面驳斥称,互利共赢是中欧投资协定的要义,这并不是谁对谁的恩赐。
欧洲许多政客当下的对华立场不仅缺乏理性还带着情绪宣泄,他们做出的决定也将直接违背自身的利益。
反过来看看欧洲价值观中的亲美立场,明显不如中欧合作来的公平稳定。近日,白宫方面放弃了了对欧俄合作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公司的制裁,默克尔为此感到非常高兴,并表示欢迎。
但是这也引来了新的担忧,长期以来,“北溪-2”项目一直都是横亘在德美之间的主要分歧,白宫突然让步自然不会是平白无故的。
21日,德国主流媒体发表分析称,德政府可能会因此迎来新的压力,白宫很可能会寻求其他政治回报。
眼下白宫还未提出具体要求,在刚结束的欧洲后论坛上,默克尔则就此给出了回应说,具体回报我还没有仔细衡量,但是给驻德美军的军费预算不会少,德国也将更多地承担对北约联盟的责任。
在外界看来,白宫的让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拉拢德国,这算是美国拉拢欧盟的最难的一关。今年是默克尔执政的最后一年,就当下西方国家风气来说,未来欧洲的发展方向和中欧合作也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