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幻想!美国高官坦言:“美国不可能在中国的地盘上打败中国”
作者:张萍解读据媒体报道,在此前曾任职美国驻华公使和助理国防部长的傅立民,最近在媒体刊文提到,美国所采取的对华政策,终究会让美国自取其败。
文章指明,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其结果就是让美国农民失去240亿美元中国市场中的大部分。而且,各个美国公司还要被迫接受利润更低的结果,工作岗位和工资也被削减。傅立民提到,管控贸易已经让美国痛失了24.5万个就业岗位。
同时,文章中还提到,中国所带来的挑战并不完全体现于军事方面,更多是体现在经济局势上。可是,现在的美国却执着于在军备上应对中国。然而,从长远来看,“美国根本不可能在中国的地盘上打败中国。”
作者在文章中还强调,各国都希望能够接纳中国,而非与中国站在对立面。如果美国坚持与中国对抗,时间久了,美国就将成为被“孤立“的那一个。在傅立民看来,当今世界有很多问题,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则无法解决。
其实,纵然美国总是一副自信的模样,不管是特朗普还是拜登,他们都选择将中国作为竞争对手乃至敌人,并使用自己认为有可能的方式与中国对抗。可时间却在向我们证明,美国四处树敌的做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既然起点不对,终点自然也不可能是正确的。
所以,特朗普在任的4年,也是美国政策失败的4年,他不仅没能扭转贸易逆差,阻碍中国的强势发展,反而让美国承受了更大的损失,甚至丢失了240亿美元的中国市场,失去了24.5万个就业岗位。
而如今,拜登虽然表现出与特朗普完全不一样的风格,但在对华政策上,却是在重蹈特朗普的覆辙,其结局自然也会是失败。
可为何如此笃定拜登政府会失败呢?有两个重要原因可以佐证这种说法。
其一就是,国际社会普遍希望能与中国展开合作。其实,除了美国及其个别的盟友外,整个国际社会中的绝大部分国家都希望可以和中国成为合作伙伴,因为这不仅符合他们的利益追求,也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美国屡屡试图拉拢别国与中国搞对抗,最后反倒会让自己陷入到“孤立圈”。
其二是,过度关注中国,让美国偏离了主要战略方向。当美国将更多的资源与精力都投入到关注中国上时,自然会造成缺乏关注自身的问题。比如,美国应对疫情的失败,基础设施逐步落后,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可比起这些,美国政府显然更关注中国的动向。
虽说美国一直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打败”中国,但自从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美国就应该意识到,这一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部分消息参考:参考消息网。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