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拜登失望了?南海问题上与中国达成一致,德国为何跟美国对着干
作者:罗马关注日前,中德外长会谈上两国就南海问题进行了交流,随后中德突然发表联合声明,声明中指出中德两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双方尊重公约并共同维护海上秩序。
这次声明中德国挑明了立场,就是与中国站在一起,并且言外之意就是南海问题需要南海当事国进行解决,外部国家没有权利就南海问题指手画脚。而这番言论出现正巧是美国伙同英国、法国等国家在南海地区大肆进行自由航行的时间,这其中也邀请了德国。
自由航行指的就是仗着自身的军事力量,开着航母在其他国家的领海游荡炫耀,这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不打你但是就是碍你的眼。曾经的美国就这样针对苏联实施了一次自由航行,最终逼得苏联用船只撞击美国军舰。美国享受着自由航行带来的各种积极影响,这一招可谓是屡试不爽。
但是德国这个国家前脚明确表态军舰将不会驶进中国南海岛礁十二海里,后脚直接说到了南海后要去访问上海,这就是明确表明立场,德国可以跟随美国军舰一同进入南海领域,但不会冒犯中国岛礁,也不会逾矩。
拜登政府本意是想联合这些国家一同威胁施压中国,但是没想到德国竟然把好好的一场自由航行威胁变成了和中国的友好交流,这可大大地打击了拜登政府,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德国无视拜登的计划?
德国又为什么抛弃长久以来的盟友美国转而支持中国?
美国拿着其他国家当挡箭牌入侵南海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和美国之间相互挂钩的利益可谓不少,所以在行动上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都或多或少与美国保持一致。再次回首近些年发生的许多外交大事件,可以说都是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发展而展开的。而美国在遏制中国发展崛起的种种手段中,无疑是协同盟友一起行动的。
而每次行动之中,冲在前锋的都是伙同的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等国家,美国永远是躲在最后面的,而冲在前锋的并不是核心人员,真正挑衅的主导者在身后。这就说明什么?
美国一直是拿其他国家当作挡箭牌直直冲进南海,中方采取行动也一定是先针对最先靠近南海的国家军舰,而美国在后方可以把形势摸透,然后再选择性进行遏制中国。
美国这步棋下的极其精妙,而这些国家还都看不明白当前形势,认为有美国这个老大哥的护盾在,中国一定不会对他们怎么样,殊不知这护盾就是他们自己,美国看形式决定前进还是战略性撤退。
这次德国就南海问题战队中国,也是看出了美国这次的阴谋,德国不想当任何人的脚踏板,也没有能力为了美国而得罪中国,这是这次行动中德国战队中国政治上的一个主要原因,
德国能够战队中国原因还有三条,主要是跟自身发展经济有关的。
德国弃美投中逐利
德国此次发表声明表明立场,表态了美国没有权利插手南海问题,更是表态了美国也没有权利插手欧洲事情。
美国向来喜欢插手亚欧两洲的各种事情,此次德国发表声明支持南海相关国家自己和平处理南海问题,也是在另一个层面上喊话美国管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老去欧洲插手欧盟和德国,这也是德国想要抛弃美国盟友的一个重要原因。
德国认为美国没有任何权利管理不属于自己领土和区域的其他国家行事,也不应该对他国领域内出现的各种问题指手画脚。
默克尔现在顶着美国给的巨大压力推行“北溪二号”,早就成为美国的眼中钉,美国害怕“北溪二号”推行成功主要是因为一旦“北溪二号”推行成功,德国就会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产生依赖,从而俄罗斯和欧洲关系逐渐升温,导致美国无法继续控制德国制裁压制德国。
德国想要发展“北溪二号”,就意味着要和美国进行对立,
那和美国对立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寻找一个盟友也是和美国有制裁摩擦的,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加适合了。所以说德国现在的认定就是支持中国就是支持自己这才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
其实德国作为一个相对中立的国家,这次在南海问题上能够支持中国根本上应当归属于国家利益至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很精明,很了解这些政治战和军事战的各种走向,也很清楚自己应当什么时候退场。
在人权问题中欧盟先是授意于美国对中国进行制裁,随着人权问题中在中国进行反制裁之后,默克尔立即就发表声明和中国站队,默克尔表示德国愿意充当调解员的身份,调节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矛盾冲突,欧方也将在对外关系上坚持自主,中欧关系加强也符合双方利益。
促使默克尔作出这个决定的是中国当时刚刚同欧盟签订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为了确保德国的利益,默克尔站出来发了声。可以从这个事件中看出,默克尔对德国本国发展的看重程度要远远大于美国对德的牵制力,这也是默克尔能够做出很多与美国对立行动的最根本原因。
再者,跟中国打交道远比与美国打交道要容易许多,中国带来的利益也十分丰厚。去年五月底德国与中国共同推动了德国在华企业的复工复产,使得德国在疫情的影响下仍然能够对中国进行贸易出口。
中国强大的市场让德国的制造业看到了希望,同时与中国进行贸易合作的德国企业频频传来好消息,这让德国企业对中国市场更是渴望。除了贸易市场,中国推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各国友好往来沟通交流,没有制裁没有阴谋,这样的交流环境也是德国一直以来所渴望的。
目前中国正在日益变强,将来会强到什么程度也没有人能够判断,现在的美国为了制裁中国动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却还未取得明显成效,这进一步体现了目前中国的强大,
德国能够抛弃美国盟友转而投奔中国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中德关系日益增强
德国现在站队中国疏离美国更多的是为利益而驱,严格地讲德国在今日因为利益和中国站在一起,明日也会因为利益再次疏离中国,以国家利益为先事无可厚非的。
此次德国支持中国反对自由航行也是怕这会给德国汽车等顶尖品牌行业带来风险,毕竟前车之鉴已有,中国对外制裁的力度和手腕都是目前令德国不寒而栗的,德国没必要因为一个自由航行让中国大动肝火,自由航行一旦启动中国必将给予对策,如此一来两方谁能从中获利就不好估计了。
现在世界经济仍然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下,德国迫切需要出口贸易来维持国内经济水平,美国目前是不靠谱的,因为他们疫情感染和死亡人数一直在激增,在这个情况下复工复产无异于引火自焚,将会对美国的经济造成更猛烈的打击。
德国目前疫情也还在告急之中,一直想从中国引进疫苗,但是购进疫苗需要老大美国一句话,美国却迟迟没有表态,美国一旦没发话德国就不能在中国买疫苗,美国毕竟还是西方国家的老大,但凡动了怒给德国穿点小鞋也是极为可能的事情。
位于科隆的德国经济研究所表示,疫情给德国经济带来的损失已经超过了3000亿欧元。德国经济最牟利的是制造业,很巧的是中国市场也是急缺制造业来填满的地方,双方一拍即合,德国制造业就建筑了中国的市场,中国人口众多,所需要的产品也就更多。
再加上中国人购买力强大,德国汽车业在中国销量一片大好,例如很火爆的奔驰、迈巴赫、宝马、大众等等汽车龙头产业已经在中国市场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德国汽车业已经全面进驻中国,甚至中国已经连续五年位居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而反观美国,对德国进行最多的就是制裁打压控制,进口德国的产品又没有很高的销售量,在经济上德美合作并不能够促进德国经济持续发展。换位思考,如果你就是默克尔,一个是经常欺负你打压你的老大哥,一个是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小兄弟你选哪个,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在去年德国就已经提出渴望进一步深化与中国推动经济贸易关系,今年德国也是这么做的并且获利颇丰。那德美关系会因为中德亲近而受到影响么?答案是会有一定影响,但这个影响应该不会太大。德国再如何盘算也终究属于西方国家,在西方的地界老大还是美国,德国不能公然反抗美国。
这样的话他在欧洲的话语权就会减少,也会遭到美国的连番制裁,这样的制裁中国也许遭得住,但是德国遭不住。
但德国也不能坐以待毙,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在经济上同中国站在一起,在政治和军事上同美国站在一起,但如果政治战开打,不涉及德国利益的自然要和美国站在一起,但凡涉及德国贸易出口,德国会毫不犹豫抛弃美国站在中国一边。
这也是因为中国目前的强大才让德国产生了摇摆之心,德国今后的想法和行动是否真如预料中一样,那就得看接下来的态势如何了。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