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完架还要写复盘?我真是受够了:好的婚姻,都懂得好好“吵架”
作者:遇见懒茶01
“你现在、马上、立刻给我滚!”
“好好好,我滚我滚。以后我都不回这家了!毛病!惯的!”
丈夫摔门而出,妻子独自流泪,孩子哇哇大哭……
这是二天前红丽和丈夫鹏哥吵得上头时的情景。当时两人都放了狠话,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谁也没讨着好,最受伤的恐怕还是孩子,吓得晚上做噩梦。
鹏哥痛定思痛,理工男的他,向来擅于用理性思维来解决问题,于是碰到这次吵架,他也列出个一二三四五条来。
首先列了老婆红丽的错处,然后写下希望她改进的地方;跟着列举自己做错了哪里,自己以后会改正的地方有哪些;最后一番感动升华,说家和万事兴,以后希望红丽别逮着点小事就发无名火,吓着孩子还把他折磨得够呛,被老人训了一顿云云……
信息发出去,鹏哥老神在在地等着红丽来“捋毛”,没料到却等来个大地震 --- 红丽直接撂挑子不干,带着孩子回老家了。并回信息说:大鹏你可真行,自己抱着枕头过日子去吧!
鹏哥百思不得其解,自己都坦然承认错误,也写出自己对老婆的期待,已经就事论事、以平常心沟通了,怎么还错了呢?
后来鹏哥一老友实在看不下去,就指点迷津道,哥们,记住一个万年真理:别跟老婆争对错,争赢了又怎样?输了老婆自己受罪,不划算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鹏哥连忙跟红丽认错,哄了几天才把她哄回家。
从此以后,但凡上火想要吵架,他就闭麦认怂……然后,夫妻双双把家还,再也没有之前的大红脸对粗脖子。
有句话说得好,婚姻里,两个人之间相处要选择善意,而不是选择对错。
诚然如是。
好的婚姻,双方都要好好“吵架”,也要学会并懂得“吵架”的真正意义所在。而善意和不争对错,则是维持一段婚姻和好好“吵架”的大前提。
02
“你不要看那么多时尚杂志,应该多关心些时局新闻,不然跟领导聊天,很容易冷场;
你有围观明星八卦吃瓜嗑CP的功夫,不如多看几本书,说起话来也能有重点;
你整天买买买,护肤化妆视频看那么多有啥用?就不能多看点演讲视频,提升下格局?
……”
这是晓玲和她丈夫老彭的日常。
晓玲不到30,婚龄5年,孩子聪明康健,丈夫事业小成,自己也算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就是日子过得,非常郁闷。
老彭总喜欢在家里“摆谱”,用晓玲的话来说就是,喜欢把在公司里对下属的那一套在家里也套用,两人一意见不合,老彭就开始“上课”。
晓玲知道老彭说得有道理,但她就是不想听。
她心里暗想,一天到晚上班打怪已经够累的了,回到家放松一下怎么了?难道只有24小时上紧发条如陀螺一样工作生活不分开就是对的吗?
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也清楚表达过了,但老彭消停个几天,又忍不住“上课”,于是晓玲,抓狂得想揍人,甚至想过离婚。
婚姻里,除了不会好好“吵架”,还有一个潜在“杀手”就是,一方永远觉得另一方“你应该”。
如果一个人总喜欢“上课”,觉得对方哪里都需要“你应该”时,其实更应该自己静下心来好好反思,是否真有必要如此硬性要求对方?
看过周围很多的感情纠葛,不得不承认,很多人的感情,始于两情相悦,陷于双方才华,最后,却终结于“你应该”。
走向婚姻前,他们掏心掏肺,恨不得将所有的美好都付诸于爱;然而当走进婚姻的鸡毛蒜皮后,“你应该”却成为婚姻中最常用的一个词。
最终一人无比受伤,另一人依然觉得理所当然,然后,两人渐行渐远。
其实,哪有那么多的“你应该”。
两人过日子,一粥一饭是美好,柴米油盐是必然,但那些细小而琐碎的磨擦以及忍不住地说教,总会一点点消磨两人曾有过的浓情蜜意。
太过讲道理,最后可能就是,输了道理,然后输了感情,输了爱人。
03
有个调查说,婚姻里90%的矛盾,都来自夫妻间的不良沟通。
不良沟通的表现不外乎是,不会“吵架”,或吵架后直接冷战,或冷嘲热讽,或上纲上线,或你应该如何如何。
如果问一个女人:“你最讨厌男人对你说哪句话?”
很多人都给出这样一个答案:
“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也很无奈啊!你又怎么了?
你这样不对!你应该…balabala…”
好的陪伴不仅需要身体,更需要用心。然后,随性一点又何妨?
婚姻教皇、心理学家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中曾写到:
我们为什么想和一个人结婚?因为钱吗?因为房吗?因为外貌吗?
都不是。因为细节。
细节,决定了婚姻的长久。
所以,婚姻过日子,真的不是办家庭企业。你觉得对的,不一定就要强制对方跟着你的步伐走。
有话好好说,选择善意,而不是对错,然后两人一起,把烟火日子过成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作者:琳琅
编辑:懒茶。多平台原创作者,愿以最真挚朴素的文字,打动你最柔软的内心。
懒茶原创作品,感谢阅赞,盗用必究。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必删)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