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前外长:亚洲想从拜登政府那得到什么
作者:参考消息韩国《全球亚洲》季刊3月号发表题为《亚洲想从拜登政府那里得到什么》的文章,作者系澳大利亚前外长、防止核扩散与裁军问题亚太领导人网络主席加雷思·埃文斯,文章称,亚洲想从拜登政府那里得到:眼睛、耳朵、大脑、肌肉,全文摘编如下:
亚洲想从拜登新政府那里得到的正是它一直想要、但很少从美国那里得到的东西:它的眼睛、耳朵、大脑,有时还有发达的肌肉。鉴于该地区及更广泛的所谓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文化与政治差异可以说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大,任何归纳总结都困难重重。但是,在华盛顿需要看到亚洲现状、认真倾听该地区所有行为体心声、明智制定政策并审慎使用武力等方面,共识会比分歧多。
眼睛:必须洞悉自身位置
第一个需要的是清晰的视野:华盛顿要看到这一地区,看到它在力量上的相对性以及单个国家的现实动态,而不是它希望它们保持的状态。必须首先洞悉美国自身在地区秩序中的相对位置。它一国独大的时代已经结束,继续把首要地位、主导地位和卓越地位这样的字眼挂在嘴边对美国无论与对手还是盟友的关系,都没什么好处。
难以想象特朗普政府对此会表示认同,不过拜登的外交政策团队完全理解这一点。但他们很少提到这方面内容,依然受到国内政治掣肘。显而易见的一个事实是,无论从绝对实力还是相对实力来讲,中国都在变得越发强大,越发不愿意扮演全球和地区规则接受者的角色,而是要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并且在地区问题上也越发强硬。
但中国没有明显的主导全球或地区意识形态的野心,也没有兴趣征战领土;而且在经济上,它不仅与美国,也与该地区的一众经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抗并非不可避免,共存是完全有可能的。
耳朵:认真倾听不同声音
任何人只要认真倾听该地区重要行为体发出的声音,首先听到的会是,没有谁想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作出选择。
纵观整个亚洲地区,中国正迅速取代美国,成为最主要的投资来源国和最终的出口市场。在许多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非常之高。
此外,对于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分歧要多一些——美国在越南等地犯下的错误很难被遗忘。
所有这一切给拜登政府传递的信息是,在国内感受到的压力或许会让它从树立共同的对手中找到安慰,但是尝试着找到解决共同问题的合作方案会比迫使其他国家作出非输即赢的选择更能令人感到慰藉。在该地区占据绝对多数的一种看法是,不希望看到中美关系变成零和游戏。
大脑:正确判断涉华问题
决策明智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耳聪目明,不过也取决于正确的判断——这些显然是特朗普时代欠缺的。这为拜登政府在亚洲和其他地区脱颖而出创造了多个机会。各方对优先事项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对于该地区的许多、甚至大多数国家而言,排在最前面的事项将是避免与中国关系急剧恶化。
华盛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与中国制定权宜之计来避免进一步滑入对抗的冷战。前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等人提出的观点是,首先要采取多层面策略,承认在可预见的将来某些分歧仍难化解,不要指望会有简单的解决方案,需要极为谨慎地加以处理,不过在有着实际或潜在共同点的其他许多问题上,还是有可能通过合作取得进展的。
一些关乎公共利益的全球和地区问题,如反恐、维和、海盗、国际犯罪以及更为重要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地球生命所面临的三大生存风险——气候变化、大流行和核战争,是最有可能让紧张关系出现缓解的,如果美国采取更加慎重的态度,那么相互合作的确是有可能做到的。在所有这些问题上,中国其实已经在联合国和其他机构发挥了比人们通常认为的更具建设性并乐于合作的作用,而且十分清楚外界看到它做出更大的努力会给它带来“软实力”回报。
肌肉:审慎使用军事力量
不管美国的绝对实力和相对实力最近可能出现了怎样的滑坡,美国的军事实力依然十分强大,而对亚洲来说,美国审慎使用这一力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说到未来,亚洲想从拜登政府那里得到一些证据,从而证明美国的确在明智地、具有建设性地思考如何利用本国依然无可置疑的军事实力。该地区没有谁会从战争中获益,也没有谁想看到战争爆发。但是只要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普遍存在,加强军力的做法持续下去,那么因误判、意外、人为或系统错误而跌入战争深渊的风险依然很高。
众所周知,拜登政府将要面临国内掣肘和其他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尽管如此,在整个亚洲和印太地区,人们还是希望本届美国政府在本文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能比上届政府有巨大改善。
来源:参考消息网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