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青年人躺平逻辑:不需要名校学历也能买车买房,为何要苦读?
作者:兰台作者兰台
很多人觉得中国年轻人“躺平”思想是被日本年轻人带坏的。
很多人认为日本年轻人之所以“躺平”,是因为日本阶级固化,而我们目前还处在奋斗改变命运阶段,年轻人不应该“躺平”。
我只能说,认为日本年轻人“躺平”是因为阶级固化的这个观点是大错特错了。
日本年轻人之所以“躺平”,不是因为阶级固化,而是因为日本作为老牌发达国家,社会已经发展到年轻人不需要名校学历也可以凭借单纯的认真工作就可以买车买房的阶段。
换言之,因为不能努力奋斗就可以买车买房,就可以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所以日本年轻人才出现“躺平”现象。
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
人类究竟是爱学习,还是爱通过学习可以换取更好的生活?
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最爱学习的民族,他们本心来说并不真的爱学习本身。
犹太人之所以爱学习,原因是因为犹太人在古代欧洲是不允许拥有土地和不动产的,而且欧洲国王和贵族还经常找一个借口就没收犹太人的财产;长期以往,犹太人养成了通过读书掌握多项技能的习惯,毕竟财产可以没收,脑子里的知识,学到的本事可没收不了。
同样,很多清史学家以及教育史学家都发现,在没有废除科举之前,清朝农村识字率普遍保持在20%左右,因为读书考科举不仅回报率高,而且也是古代农民为数不多的出路;但是1911年清朝灭亡取消科举后,中国农村识字率急剧下降。
20世纪30年代在广东海陆丰、在山东、在湖北、在四川、在江苏农村,学者、革命者、士绅、记者都发现,在当地农村识字的人大多是在晚清接受的私塾教育;1911年清朝灭亡后接受扫盲教育的年轻人凤毛麟角。
这说明废除科举,而新式学堂学习成本提高而回报率缓慢以后,中国农村送孩子读书的家长急剧减少。
我国城乡文化差异真正被拉开也是在这段时间。
这也说明即使号称全球最爱学习的两大民族,其实本质上都不能说爱学习本身。
就连犹太人和中国人都这样,更何况日本人。
当日本社会发展到不需要名牌大学学历也可以买车买房,也可以过中产阶级生活之后,日本人读书的热情也迅速衰减了。
我这里给大家摘录一些日本的调查数据:
2019年,日本全国高中PTA联合会发布了“高中生和家长的进路相关意识调查”(高中毕业后学生干嘛)。
有57.2%的日本家长希望孩子继续读大学,10%的家长希望孩子直接就业;有23.6%的日本家长认为,只要是孩子希望的前途,选哪条路都可以。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未来,家长经常和你说什么?”
51.6%的高中生回答了“家长说‘做你喜欢的事,做你想做的事情吧’”
38.7%的高中生回答了“好好学习”
35.5%的高中生回答了“你自己好好考虑吧”
29.8%的高中生回答了“你自己决定吧”
18.3%的高中生回答了“加油,不要放弃,你能做到的”
而说了“你至少应该上个大学”和“上个好大学”的家长,分别只有13.3%和11.7%。
也许大家看了这个数据会觉得也许日本家长只是两面派,所以我们来看另外更说明问题的数据:
2017年,Benesse教研所调查结果,日本只有23.9%的高中生会上塾。(补习班)
与此同时,日本内阁府的调查:放学后,每天学习多长时间?
结果有39.7%受访高中生表示自己根本不学,23.8%高中生表示能学1小时。
很多人看到这儿会可能会说,这是因为日本阶级固化,读书也没有用,所以日本那么多年轻人干脆自暴自弃。
老实说,我觉得这和念经没什么区别,因为完全不符合日本实际情况。
日本之所以高中生家长以及高中生都这么“佛系”,这么“躺平”,主要还是因为日本社会已经发达到了不需要努力考名校也能买车买房的程度。
当然,可能车不是豪车,房不是豪宅,但是至少认真工作也能在日本买车买房。
我说过很多次,目前日本东京地铁山手线巢鸭站走路8分钟2000年左右实际面积为50平的公寓,2021年4月售价差不多在1800—2100万日元之间。
而根据2020年日本厚生劳动省调查,日本高中学历平均工资是29.5万日元(约合1.7万人民币),而研究生学历平均工资是46.5万日元(约合2.7万人民币)。
当然,硕士学历月收入比高中学历者每月平均多出1万人民币,但是即使25万日元的月收入,在东京,如果稍微认真攒钱的话都可以买一套巢鸭地铁站附近小公寓。
日本首付低于10%,而房贷利息对于日本人来说低于1%。
甚至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最新发布的2020年7月“每月劳动统计调查”数据显示,以制造业、建设业、矿业、采石业、运输业为代表的体力劳动者,不仅不是低收入群体,甚至还是把金融保险医疗零售饮食等行业统统踩在脚下的高收入群体。
制造业月均收入:514408日元(3万3千人民币)、建设业月均收入:484661日元(3万1千人民币)、矿业采石业月均收入460776日元(2万9千人民币)、运输业月均收入395758日元(2万5千人民币)。
日本制造业劳动者的收入,仅次于全日本收入最高的学术研究者、IT业、媒体业,排全国第三。制造工人的月均收入只比IT精英的收入低713日元(46元人民币)。
当然,如果是日本东京大学(类似我国清华)、京都大学(北大)这些名校毕业生,那么收入确实比高中学历者高不少。(根据日本媒体推断,东大毕业生30岁时平均月薪接近70万日元,而高中毕业生30岁时平均月薪是29—32万日元,其实也没高多少)
但是,日本可以做到的是高中生毕业后从事蓝领工作,认真工作(都不需要努力工作)就可以在东京买房置业,虽然肯定不如东大精英的豪宅,但是毕竟是可以买房置业的。
这就使得很多原本就不是那么爱学习的年轻人觉得没必要那么努力读书,这才是日本年轻人“躺平”逻辑。
2018年日本高中最大规模的体育比赛——日本高中棒球比赛(甲子园)亚军得主金足农高中(2018年最有知名度的明星高中)棒球队两大主力放弃了免试免学费进入早稻田大学、明治大学这样日本一流大学(类似武汉、川大、南开)的邀请,选择高中毕业直接就业,一个选择了做秋田当地铁路职工,一个干脆直接当乡镇公务员。
日本年轻人的“躺平”真的不是对日本社会阶级固化绝望,而是他们发现不用努力读书也可以买房置业,过中产阶级生活,那么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考名牌大学?
直截了当的说,日本年轻人的“躺平”是“何不食肉糜”式的“躺平”,和我们“躺平”逻辑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END
https://www.dolc.de/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