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1-6-3 10:54

以色列现在后悔了!“一时爽”轰炸得不偿失,还招致美国严重不满

作者:高峰军事观察



巴以冲突实现停火但并不意味着矛盾就此消融。实际上,在停火协议刚生效不久,以色列就在本次冲突的爆炸点阿喀萨清真寺再次点火。以色列军警向现场的巴勒斯坦民众投掷瓦斯弹和震荡弹。让世界媒体不得不质疑特拉维夫停火的诚意。好在哈马斯武装始终“保持克制”没有让停火协议墨迹未干就成废纸。虽然这次为期11天的军事冲突导致双方各有重大伤亡和资产损失,但是在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宣传中都是一场“绝对的胜利”。不过很难理解的是,怎么可能会有一场双赢的现代战争?到目前为止,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几个联合国五常大国调停不了的矛盾冲突,最后竟被埃及抢了头功。



以色列方面宣布,哈马斯武装在冲突期间发射了约4350枚火箭弹,其中约有640枚未落入以色列,“铁穹”系统的拦截率为“90%”,有效保护了以色列的国家安全。以色列有12人在战争中死亡,而巴勒斯坦人的死亡数字接近以色列的20倍。哈马斯宣称这是“巴勒斯坦人的胜利”,称哈马斯的军事行动“迫使以色列同意无条件停火”。而且哈马斯还通过在战前大量构筑的掩体地道,保存了一定的实力。不过,拥有绝对军事优势的以色列军队表示,他们通过11天的精确军事打击,成功实现了预期战略目标。包括摧毁哈马斯上百公里的地道网络和地下军事设施,以及超过20多家导弹制造工厂。最大限度地削弱了哈马斯武装的装备实力,使其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那么强硬的以色列就没有什么失败的教训可以总结吗?当然有,首先是“露出脑后反骨”招致美国盟友严重不满。拜登政府刚上任不到半年,亟待对国内外展示成绩。但是以色列一开始我行我素对美国的斡旋调停丝毫不感兴趣,拜登四次与内塔尼亚胡通话都未能说服其停火。更可气的是,以色列军方还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展示了一份打击哈马斯武装的目标清单,并声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失了面子的美国正要恼怒翻脸的时候,以色列却旋风式无条件接受了埃及的停火方案,又让美国闪了腰。拜登为了挽回点颜面,不得不自己吹捧“美国为结束巴以冲突做出了主要贡献”。话是这么说,但是拜登心里的不痛快甚至是恨意却难消。另外,以色列不顾美国反对轰炸美联社记者驻地留下恶劣的后遗症。



以色列军方5月15日向加沙地带美联社、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等国际媒体所在的媒体大楼发动了袭击,大楼随后被彻底摧毁。美联社发表声明,称对此事件“深感震惊和恐惧”,并第一时间向美国国务院陈情抗议。美联社总裁普鲁伊特在声明中称,这难以置信的事态发展令人不安,当时大楼内有数十名美联社记者,所幸的是及时进行了疏散。声明中,普鲁伊特将当时的情况描述为“我们险些丧命”。众所周知,美国是以色列的最重要盟友,同时也是最强的后盾,但关键时候,以色列为求“一时爽”却视美国记者的性命如草芥。这让拜登如何向美国民众交代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事后表态称,“没有证据表明哈马斯武装躲藏在被炸媒体大楼内”,这等于是在以色列脑门打上了“鲁莽和妄为”的危险标签。



媒体评论称,以色列几十年来总是把自己描绘成受害者,但是他们轰炸加沙媒体大楼,很容易被看做是想掩盖加沙冲突真相的恶劣行为。更大的负面影响是,美联社总裁普鲁伊特事后谴责:“以军早就知道美联社分社的位置,也知道那栋大楼里有美联社的记者”,“由于今天发生的事情,世界将对加沙正在发生的事情了解得更少”。以色列媒体23日报道称,一些以色列高官已经后悔做出“轰炸加沙地带多家媒体所在大楼”的决定。他们认为,摧毁大楼内哈马斯电子设备带来的收益远小于这一事件对以色列全球形象造成的损害,是一次得不偿失的错误行动。现在,巴以双方都在埋头疗伤,但矛盾已经恶化到前所未有的级别,也意味着下一次冲突将会变得更加惨烈。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色列现在后悔了!“一时爽”轰炸得不偿失,还招致美国严重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