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cnews 发表于 2021-6-7 10:34

日本的动物出逃演习,画风过于搞笑!这次轮到动物看人表演了…

作者:今川日语



众所周知,邻国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整个社会的防灾意识特别强。







在日本,无论是公司、学校还是社区,都会定期组织防灾教育活动,其中就包括各类演习。因为是在传授和学习救命的技能,所以组织者和参与者对待演习的态度都是一本正经的。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有一种演习虽然也是在模拟危险的状况,但却让人很难紧张起来,这就是日本动物园常规的“动物出逃演习”。


因为演习中的出逃动物是由工作人员扮演的,所以怎么看都像闹着玩,还曾被误认为是搞笑表演。







大家先看看这些“出逃动物”的造型吧!这是2019年多摩动物园的“红毛猩猩”。







这是2016年上野动物园的“斑马”。







还有2015年多摩动物园的“雪豹”。







有的动物园可能觉得穿布偶服两脚走路没有真实感,容易让人出戏,所以他们努力还原出动物原本的样子,希望参与者能感受到这些出逃动物的危险。


这家动物园的“犀牛”虽然做得很认真,但是工作人员不停倒腾的四只脚还是喜感十足啊!哈哈哈!







还有的动物被做成了“四不像”,既不可爱也不真实,但丝毫不影响它逗笑围观的小朋友。







不过笑归笑,“动物出逃演习”可绝对是个正经演习,除了动物园方面,当地的警察署和消防署也会参加。







这项演习的目的是演练在地震、台风等情况下,园内圈舍损坏后,动物出逃到公共区域时的应对方案,同时也检查一下相应的器具。各动物园的演习步骤和内容都差不多。







一旦发现动物出逃,动物园首先要设立“对策本部”,一般由园长担任本部长。







然后对策本部会一边向园内下达避难指示,一边联系警察署和消防署,会有工作人员实时通报“出逃动物”的行踪并协助游客疏散。







接下来工作人员会拿着带有木棒的网具对“出逃动物”进行围堵,而“出逃动物”为了突围也会“攻击”工作人员。







这些“出逃动物”最常用的招数是推搡,但一些身怀绝技的“出逃动物”也会趁此机会一展身手。


可以说,这部分是“出逃动物”的高光时刻,承担了整个演习80%的笑点,同时也挑战了全体人员的演技。










而演习中“受伤”的工作人员要顺势倒下,扮演伤员接受医疗救护,救护队也会演习一遍包扎、胸外按压、AED除颤等技能。







最终“出逃动物”还是会被再次围堵,这时工作人员会开着车慢慢靠近它,并伺机发射麻醉针让它昏倒。







当然,演习时不会真的发射麻醉针,但是“出逃动物”一定要配合假装昏倒。又到了考验演技的时刻,“出逃动物”此时纷纷变身影帝影后,昏倒方式也是五花八门。







“雪豹”的这几下抽搐真是传神又精准!







“黑猩猩”倒下时的娇羞是怎么回事?







虽然“出逃动物”已经昏倒,但出于安全起见,工作人员要在车上用棍子捅捅它们,看看反应,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就是用工具网罩住,再抬上车运走,至此“动物出逃演习”就完成了。


有时候工作人员,尤其是出逃动物的扮演者还会接受采访,观众也能趁机一睹他们的真容。







演习之前,动物园会在官网上公布演习时间、地点、逃脱动物等信息。为了不影响游客,动物园通常会把演习安排在休园时进行,一般游客很难现场观看。







但是不少动物园会把演习视频放在官网上,当地媒体也会进行采访和直播,所以“动物出逃演习”也帮动物园赢得了很多好感。










而在众多“出逃动物”中人气最高的当属斑马,因此动物园斑马“出逃”的次数就格外多。







有的动物园还给斑马的出逃加了很多戏,除了有一般的演习视频,又格外拍了不少照片配上妙趣横生的对话,这波操作又帮动物园吸了不少粉。










不过随着疫情的爆发,去年和今年的“动物出逃演习”就显得有些简陋了。


今年多摩动物园的“出逃动物”是危险的猎豹,但是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任何装扮,只穿了个印有猎豹斑纹和名字的小马甲。







没有了玩偶服的束缚,这次的“猎豹”迅猛和敏捷了很多,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围网,不过最后还是乖乖地被抓了起来。







不少人看了这两年的出逃演习都觉得怅然若失,虽然没有装扮的演习显得郑重了许多,但是少了伴随人们多年的亲切感。







真心希望疫情快点儿结束,好让“动物出逃演习”也早日回归从前的样子,在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带给我们无穷的欢乐。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今川日语(jinchuan-riyu)”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的动物出逃演习,画风过于搞笑!这次轮到动物看人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