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1-6-11 08:13

美国最后的繁荣(一)1500万人失业,饿殍遍野,美国的至暗时刻

作者:温武通今
一场诡异的经济大萧条,
将美国这样一个空前繁荣的国家瞬间变成了饿殍遍野的悲惨世界,
这一切似乎就发生在一夜之间。
也正是由于这场经济危机,



失业的工人
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德国法西斯被推上世界的舞台,
甚至间接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也正是因为这场危机
刚刚诞生的苏联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要搞清大萧条的来龙去脉,咱们得从美国第30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说起。



柯立芝
柯立芝并没有什么传奇的故事,因此在国内并不为人所熟知。
他在任期间,美国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也因为空前繁荣的经济,。
所以他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
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所谓少说少错。
因此根本没有人能抓住他的把柄。
有一次一位女士就在他旁边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天,
但是柯立芝对此一言不发。
最后这个女士实在受不了了,
说:“总统先生,我和别人打赌,今天一定要让你说的话超过3个字。”
结果柯立芝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了两个字:“妄想。”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造就了美国一段非常繁荣的时期。
因为爵士乐的盛行,这个时期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
他在任的这个时期也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时任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向民众表示:
“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会继续下去。”
柯立芝是个运气非常好的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
欧洲各国都损失惨重,但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并没有遭受战火的摧残
于是世界各国纷纷向美国借款,以帮助自己的国家恢复经济建设。
凭着向欧洲各国贷款,和向欧洲提供罐头、武器等各种加工品
使得美国在欧洲各国身上狠狠地捞了一笔,
进而促使了美国重工业和军工业的飞速发展。
工业发展指数从1921年的67一路狂飙到1929年的126。
凭着巨大的贸易顺差,大量的商品开始出口
美国吸收了世界上六成的黄金。
打完仗之后的美国发现,
自己一下子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几乎控制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基本就确定了自己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柯立芝就是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当选了总统。
还有一点,柯立芝以古典自由派保守主义著称。
他奉行市场经济。
认为政府就应该少管闲事,少参与经济问题。
任何的问题应该让市场自己去调节。
政府绝对不要乱插手,因为这样会损害市场的自愈能力。
这个理论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但是当时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自然没有人会提出异议。
所以他颁布的一些政策都是在鼓励市场经济发展。
他减少税收、降低利率、鼓励投资,鼓励生产。
可就在不久后,问题出现了。
自由市场经济它有一个先天性的特征,那就是产生各种波动。
国家发展迅速,银行利率低,总统鼓励投资,银行鼓励贷款,一副遍地都是黄金的样子,
因此人们开始使劲地借钱,玩命地炒股,扩大社会生产。
而且当时的贷款门槛极低,不需要任何抵押,哪怕是个穷光蛋。
只要想办法穿上一身还算体面的西服,
进银行填张表格就可以拿到贷款。
这种审核宽松的贷款业务,慢慢造成了严重的资产泡沫。
这里插一句。
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是这么爆发的。
也正是吸取了这两次经济危机的教训,
我国才开始整顿不良贷款平台,对房贷严格把关。
好了,我们接着说回美国。
另一方面,国家当时的生产能力也开始大幅地提升。
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提升了百分之四十以上。
但是生产效率的提升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需求。
人们工资上涨的速度根本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
无法消化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
而当时的欧洲也是满目疮痍,
即便将生产的物品出口到欧洲
也根本没有人能够买得起。
总之,当时是购买力完全赶不上商品生产的速度增长。
企业囤积的货物越来越多
这就给后面的灾难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我们在上面所说的是美国大萧条的时代背景。
了解这一背景我们才能对以后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从这个大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
第一点是,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是依托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得以实现的。
另外一点就是,“柯立芝繁荣”是虚假的繁荣,而非真实的繁荣。
繁荣的背后潜藏着一个巨大的隐患,
只是人们都被繁荣所迷惑,没能及时将他发现。
与幸运的柯立芝相反,
一场即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在倒霉蛋胡佛手里爆发了。
1929年3月4日,胡佛凭借绝对优势的选票,赢得了总统大选。



胡佛
他能够胜选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胡佛是共和党,而柯立芝也是共和党,
人们会自然地把共和党和柯立芝大繁荣联系到一块,
所以人们把持续繁荣的希望寄托在了胡佛的身上。
还有一点是胡佛是搞慈善出身,有着很好的声望。
在当选前他到处募集资金,
对欧洲一些国家的难民和儿童进行持续性的救助,
被欧洲人称为慈善事业家。
胡佛还曾来过中国,
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叫胡华
但是他在中国可没干什么好事
比如设计陷害清朝官员,
称其勾结义和团。
随后窃取了河北开滦煤矿的开采权。


就是在他的任期内,迎来了美国的至暗时刻。
1929年10月,华尔街的股市突然暴跌,
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股票下跌的速度。
美国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300亿美元的财富就这样凭空消失。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由于股市的崩溃,人们开始陷入恐慌,
为了防止自己剩余的积蓄被银行贷给经营不善的企业家,
纷纷去银行提款,
资金池枯竭后,一家家银行也随之倒闭。
工厂也因为资金链断裂纷纷关门,
成千上万的工人随之失业。
失业的还不止是工厂的工人
各个企业,机构,甚至是大学都在裁员
今天和你一起搬砖的民工,
可能他昨天还是某名牌大学的教授
这样一来,人们的购买力再次下跌,
为了减少运营成本,工厂不得不进行裁员。
整个工业就此陷入了滞销和裁员的死循环。
而由于流水线的发展,工厂对人力的依赖越来越小。
失业率也随之急速增长。
工人的贫困也使得他们减少了对农产品的消费,
因此农民的处境也越来越糟糕。
农民一贫困,工人也就更吃不上饭。
他们任何一方都买不起另一方的产品。
物价已经到了非常诡异的程度,
一个农场主通过贷款买了些子弹,
花两个小时把自己养的牲畜宰杀后运到市场,
结果卖出去的价格连子弹的钱都赚不回来。
如果把农民辛苦了一年的劳动成果折现,
整整一车的燕麦都换不上商场里的一双球鞋。
如果种小麦,一马车的小麦倒是勉强能换上一双劣质的运动鞋,
但因为种小麦的农民去掉抵押利息等一系列的费用外,
每英亩的土地都会净亏损。
因此根本没有人愿意种小麦
把一车的玉米都卖掉还换不来半车煤,人们索性就把玉米当柴火烧。
无论生产还是不生产,最后的结果都是亏损。
因此他们索性不生产,
将3000只羊宰掉丢进了山谷,
将无法售出的牛奶倒进了密西西比河。
整个美国都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
没过多久,失业人口就增加到了1500万。
美国的经济彻底崩盘。
这样的经济大崩盘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也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
美国政府根本没有这样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的经验,
整个美国都懵逼了。
但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发呆是没有用的。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复苏美国的经济。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倒霉蛋儿胡佛都做了些什么。
他什么都没有做,
因为他是坚定的自由市场理论的维护者,
经济危机前期,他非但什么都没有做,
他还尽力阻止政府的干预,
拒绝政府向贫困者发放救济。
美国国会通过了一条20亿的救市法案,也遭到了胡佛的反对。
胡佛这个人有两个致命的缺点。
一个是固执。
不懂得变通,离群众非常远,总是搞不清状况。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日常的生活习惯中看出来。
不论何时,他的每一餐都必须摆满七道菜,
桌子上的花瓶里必须插满当日采摘的鲜花,他抽的都是专门为其特别定制的雪茄。
在他的餐厅里,男仆必须挺立站好,而且每个男仆的身高都必须一样
在他用餐的过程中,仆人都要保持绝对的沉默,
未经他的允许,绝对不可以乱动。
海军陆战队的军官必须随时在门口待命,
就算只是他们夫妇二人吃饭也必须如此,
他进出餐厅的时候,这些军官都必须统一吹响手中的小号,
向外人传达他们是否有进出餐厅。
他的生活极尽奢华,但是每一项都必须遵守规矩
不能有丝毫懈怠。
他对大街上人民的生活状态毫不了解,漠不关心。
至于他是不是故意的集装看不见,就谁也不知道了。
正因为这样的性格
他做什么都追求平衡,
即便是国家财政也不例外
如果要补西墙可以,但是一定要拆了东墙,
一定要让国家达到收支平衡,不能有负债,更不能有通货膨胀。
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他的另一个缺点。
那就是迟钝,是当时国家发生的变化无法敏锐地捕捉。
这也就导致他错过了大萧条初期,
拯救美国经济的最佳时机。
胡佛觉得经济大萧条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一种公共关系问题。
是一种心理现象。
他相信只要改善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美国的经济危机就可以得到解决。
因此他最开始的政策居然是鼓励人民自救,
他呼吁人们应该互相帮助,
希望大家能够对未来充满信心,
那经济就会变得好起来。
这可能是最早版本的“用爱发电”
但是,胡佛本人显然搞错了因果关系。
是因为经济的萧条才导致了人们对未来失去信心。
而不是对未来失去信心才导致的经济萧条。
因此指望提振士气来恢复经济,简直是痴心妄想。
死者经济危机的愈演愈烈。
胡佛的名声也差到了极点。
人们把用纸板和麻袋搭建起来的贫民窟称作胡佛村。



胡佛村

把用来讨饭和装废品的麻袋称作胡佛袋
加不起油、必须靠马拉的汽车称作胡佛车
被翻得底朝天的空口袋称作胡佛旗
把饥饿的农民抓来充饥的长耳大野兔称作胡佛猪
从这些称呼中完全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胡佛是多么的讨厌。
随着人们铺天盖地的谩骂,
看来不出手是不行了。
然后他开始颁布一系列的政策,开始政府干预经济。
但是实在不好意思。
大人,时代变了。
他那一套小政府主义的经济手段,
对当时的美国来说,完全是雪上加霜。
他的干预手段大概有这么几项。
比如他要求提高工人的工资。
企业为了维持工人的工资,又不增加运营成本,
只得进行大规模的裁员。
随后他又命令企业不得裁员。
可结果呢?
企业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
工人工资还不能降,
又不准裁员,
最后企业无法正常运行,只得纷纷倒闭。



倒掉的牛奶
企业的倒闭则使就业状况更加恶化。
不仅如此,他还向富人增税,
高收入人群的税收比例从25%增加到了63%。
富人彻底沦落成了政府的打工人,
再也没有人愿意去搞投资,
没有投资就无法建设新的企业,
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就这么被彻底破坏了。
他还大搞政府工程,
想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带发动就业。
比如著名的胡佛水坝就是那个时间修筑的,
但这对于庞大的失业人口来说,完全是杯水车薪。
没有好的就业环境怎么办?
那就自己创造就业环境。
比如有的人为了当上消防员
就亲自将附近的房屋点着。
有人通宵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只为能早点进门,求得一个岗位。
一个阿肯色州的人为了找一份工作,愿意远走900英里。
曼哈顿六号大街某职业介绍所有5000人来应聘,但是他们只招300人。
不仅曼哈顿,每一家职业介绍所都挤满了人。
为了减少应聘人数,他们开始设置各种条件。
就连餐厅一个小小的洗碗工,都要求硕士学位。
有些人实在找不到工作,
只能背井离乡,
甚至离开美国,
《商业周刊》曾就失业问题专门展开调查,
发现很多人开始不再喜欢美国,
通过三十年代初期的移民数据来看,
从美国迁出的人口,比迁入美国的人口要多得多。
和有钱人收上来的税又做了什么呢?
他把这部分钱用来向企业提供资金,帮助企业生产。
但是胡佛依旧坚持柯立芝的“小政府,大市场”的政策,
认为政府不应对市场进行管控,
他将这些钱交给了银行,
由银行向市场投放。
而银行只顾着开展贷款业务,
对贷款人并没有严加审核,
导致了大量资金直接地流入了市场。
政府的这一手操作可谓危害至极。
大量的资金流入市场,
非但没有解决危机,
反而造成了通货膨胀,
物价急剧上涨,
人们手中的货币纷纷贬值了,
生活更加困难。
使美国经济陷入了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怪异环境中。
我们之前说了,美国的大萧条最后席卷全球。
而给世界经济致命一击的
就是《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
这个法案是由里德·斯姆特和威尔斯·霍利共同发起的。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就是提高关税。
在法案中将2000多项进口物品的关税提高到了历史最高点。
以此来保护国内的农业不受外部冲击。
为什么一定要保护农民的利益呢?
一是农民的贫困已经影响到了美国人民的正常生活。
二是,胡佛上台的时候就曾表示,一定要守护农民的利益。
但是《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在保护农民的利益的同时,极大的损害了美国的工业。
我们之前就提到了,此时的欧洲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工业生产条件还没有恢复,
他们在与美国的贸易中,
主要就是依靠向美国出口廉价的农产品,
来换取美国生产的工业品。
现在大幅度提高关税,
相当于关起门来不和别人做生意了,
世界各国为了报复美国,
也纷纷提高对美进口商品的关税。
让国内这些生产过剩的商品怎么办?
在美国专家看来,为了保护农业,就牺牲整个工业,
这完全就是在胡闹。
这项法案一经提出,
就震动了美国的整个精英阶层。
曾有多名经济学家联名签署请愿书,希望胡佛放弃《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
但是没用,这个法案终究还是通过了。
不出各位经济学家所料,
美国随即收到了世界各国报复式的反击。
世界各国也纷纷提高了对美进口产品的关税。
与此同时,
美国政府收到了来自国外的34份正式抗议书,
关税政策施行后,
美国的进口贸易额下降了百分之六十六
出口贸易额下降了百分之六十一,
国内生产总值也是被拦腰斩断。
而且由于世界各国之间互筑贸易壁垒。
导致世界贸易在1920到1933年之间下降了近七成。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哪里是什么救市之法,
这完全就是一剂毒药。
总之,经过胡佛的一通骚操作让,
使得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愈演愈烈,本来国家只是奄奄一息的状态,现在彻底休克了。
与经济一同崩盘的还有胡佛的名声。
这位倒霉的总统只干了一届就黯然退场了。
但是他的名字被人们和大萧条永远地划上了等号。
大萧条对美国的影响说完了,接下来我们谈谈他是怎样影响世界格局的。
我们之前提到了,
当时的美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工业品都来自于美国。
但是《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后。
各国为了报复美国,也纷纷筑起贸易壁垒。
可最后的结果呢?
各国自己的农作物烂在了手里,
社会发展需要的工业产品进不来,
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在全球的扩散。
比如德国。
当时德国人要买几张火车票,得准备满满一担架的德国马克。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各国踏上了不同的道路。
比如日本就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最终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而德国则将希特勒推向了历史舞台,
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如果说巴黎和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子
那么全球的经济危机就是这颗种子最好的土壤。
而刚刚诞生不久的苏联,
趁着西欧各国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
无暇东顾之际,
大力发展工业,
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的没有被大萧条所拖累的国家。
最终发展成足以和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极。
而且在此期间,
越来越多的国家也被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吸引


接下来让我们结合现在来看,
美国的这次大萧条又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我们之前内容中所提到的无抵押贷款,
高筑贸易壁垒以及增发货币
是不是感觉有些眼熟?
没错,这也正是美国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而在去年的中美贸易摩擦中,
特朗普也是利用提高关税的办法
来对付我们的。
可结果吗?
却导致了美国国内的物价及失业率上涨。
看吧,快一百年过去了,美国还是不长记性。


但是,我们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
防止经济过度脱实向虚。
预防经济泡沫。
这也就是我国近些年
房贷收紧,鼓励科技创新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根本原因。


本期节目我们聊完了美国上世纪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和经过,
下一期我们就来谈一谈
美国是如何解决掉经济危机并发展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最后的繁荣(一)1500万人失业,饿殍遍野,美国的至暗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