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YunOS的失败,到华为鸿蒙周破千万装机,看国产系统的崛起
作者:极客谈科技近期,华为鸿蒙系统几乎刷屏了整个科技圈。大家讨论较多的也是华为各型号硬件产品什么时候能够升级至鸿蒙系统,该系统的兼容性、性能、耗电量究竟如何等等,由此可见大家对于国产操作系统的关注热情。
要知道鸿蒙系统并非是第一款国产移动端的操作系统。在此之前,阿里就已经推出了YunOS,很可惜,在与谷歌安卓系统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关于鸿蒙系统,部分人觉得只不过是“套壳”的安卓系统,有必要简单地谈谈这个事情!
安卓系统代码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部分是开源代码(AOSP)、一部分是产权代码、一部分是谷歌GMS代码。安卓系统属于开源系统,开源代码任何厂商以及个人都可以进行使用,谷歌也并不能对其宣布产权。真正的关键在于产权代码和谷歌GMS代码,华为就因为GMS代码受到了谷歌的限制。
针对上述框架,一般厂商是如何做的呢?利用开源代码,在其基础上打造自己的产权代码以及GMS代码,例如阿里YunOS、华为鸿蒙。如果你硬要说这算是“套壳”,其实也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基于的是开源代码,但是以此开发的系统却具有自主产权(你觉得鸿蒙系统算是套壳安卓吗?)。
以史为鉴,阿里YunOS与谷歌安卓系统的竞争为何会落败?
阿里YunOS与谷歌安卓系统经历了两轮较量,结果大家应该都已经猜到了。第一轮竞争,阿里YunOS因为专利而落败,虽然阿里YunOS重写了产权代码,但是并不等于自主专利,谷歌依靠产权代码的专利赢了阿里YunOS;第二轮竞争,谷歌严密监视阿里YunOS的一举一动,只要与厂商进行合作,就会收到来自谷歌法务部的关注,导致阿里YunOS没能够抢占到硬件市场,只有少部分低端手机设备使用了该系统。
因为生态系统的缺失,阿里YunOS不得不依赖于谷歌安卓系统,否则将无法兼顾软件生态,这或将是阿里YunOS失败的关键因素。
回到华为鸿蒙系统,有哪些是阿里YunOS并不具备的优势!
华为较为注重研发,技术专利上有着先天的优势,特别是在网络通讯领域。华为鸿蒙系统分布式的特性契合了未来万物互联的发展,超级终端的模式不仅便于用户操作,更加利于不同智能硬件之间的资源共享。从当前能够获得到的信息来看,谷歌至少没通过专利上的事情来找华为鸿蒙系统任何麻烦。
据测算,一套操作系统想要存活下去至少要达到16%的市场占有率。好在华为自身就是智能硬件产品制造商,想要达成这一目标,自有产品的数量需要达到2亿,三方厂商产品的数量需要达到1亿。距离华为鸿蒙2.0系统正式发布仅一周,就已经突破了千万的装机,可见华为鸿蒙系统的强劲实力。虽说国内多数手机厂商依然选择观望,但是越来越多的家电厂商选择了华为鸿蒙系统,这对于谷歌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谷歌安卓系统并不占优!对于一些特殊领域,系统的性能倒不是特别重要(并不是说华为鸿蒙系统性能不强,据已经升级的网友反馈,性能超越安卓比肩iOS),稳定性、安全性成为了首要考虑的目标。例如通讯、金融、行政等,中国银行、广发银行、中信银行就宣布加入了鸿蒙系统。
华为鸿蒙系统直接捐献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该基金会隶属于工信部。这点华为做得相当睿智,不仅将该系统上升至国产系统的高度,也表明了自身的一种态度。华为鸿蒙开源,意味着所有厂商都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具有自主产权的系统,更加有利于鸿蒙系统的推广。
阿里YunOS的失败并不是终点,华为鸿蒙系统的崛起只是起点,国产操作系统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https://www.dolc.de/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