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录取位次今年可能整体下滑
作者:编外教育参谋2021年,会是中国高考录取历史上相对不平稳的一年。三种高考模式共存。8个省市3+1+2科目选考今年首次新高考,但高校录取的投档模式不同。意味2021年全国高考录取山雨欲来风满楼,充满了不确定性。
北京2020年首次新高考录取平稳过渡,充分证明北京在应对新高考的政治意识和协调能力。由于新高考录取有了客观参考的数据,因此,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和高校录取相对平稳,高校录取格局应该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但是,高校录取位次可能会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高校录取位次下滑主要受两个客观因素的影响。
第一,提前批次规则的调整。教育部今年明确,高校不得随意把普通批次的专业安排到本科提前批次招生。也就是说,2020年,一些高校把普通专业放到提前批次录取,今年可能会退出提前批次。截止到目前,我所掌握的情况来分析,一些京内外世界一流大学在京投放计划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基本和2020年保持稳定。除了教育部规定有10余所高校小语种类专业可以在提前批次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增加到提前批次外,今年,一些高校会把以前提前批次的普通专业计划放到普通批次录取。2020年,这些高校放置在提前批次的普通专业在京总计划大约有200人左右。如果总计划没有发生变化,意味普通批次的计划是增加的。如果清华和北大普通批次的计划数发生增加,势必会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录取位次,整体会往下走。这中间还有大学今年会把提前批次及放置普通批次,这些大学总计划没有变动,普通批次计划处于增加状态,那么,2020年录取位次在8000名至2500名之间的高校,2021年录取位次同样会往下滑。以此类推,一直到本科线上的录取位次,均会出现下滑态势。
第二,北京今年参考高考的考生人数相比2020年是减少的。高考考生人数减少,对中高录取位次的高校影响不大,但对特殊类型线之下的高校影响很大,录取位次整体下滑。也就是说,受影响波动最大的是北京市属高校。对此,北京一些市属高校已经采取了应对措施,除了少数高校在京计划增加外,其他大多数市属高校的在京计划处于减少状态。如果保证特殊类型线之下的高校录取位次不发生下滑,除非降低北京的本科录取率。
北京会不会为了保证录取位次保持高招录取的稳定,降低北京的本科录取率,目前不得而知。否则,在京录取高校的位次会发生整体下滑的趋势。
https://www.dolc.de/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