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cnews 发表于 2021-6-17 13:02

美国只能选择“科技战”:在另外四大领域,白宫已无法打赢

作者:利刃号
公知们说,为何中国知识分子事事都针对美国,非要搞冷战思维,和美国人分出个高下,但事事真相是,自2017年,特朗普政府把中国列为“竞争对手”以来,事事针对中国,从贸易战到香港动乱,再到新疆棉花、新冠溯源和台湾窜访,每一次都是美国挑头挑事,从军事、外交、经济领域和中国展开了全面的对抗,中国被迫应对罢了,我们嘴上骂了几句还被污蔑为“战狼”,好像我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才是对的。虽然近年来美国这些攻势都被我国成功击退和化解,但慢慢的,中美双方都意识到一个问题——中美竞争不可能短期内分出胜负,虽然我国对美国的大战略尚不明朗,但美国对中国的大战略逐渐清晰,在打出一系列牌之后,我们逐渐看到,美国把击败中国的底牌押在科技战上面,今年6月份,美国国会参议员通过了一个名为《无尽前沿法案》的东西,计划五年内投入1000亿美元资金发展十几个高精尖产业和中国对抗,就是最好的证据。



图1 美国推出《无尽前沿法案》
一、为何一定是科技战?
中美竞争的维度有很多,譬如军事、经济、外交、意识形态等,但美国选定科技战的考虑是经过慎重挑选的。

在军事领域,美军虽然现在仍然比解放军强大,但美军是全球力量,需要维持全球霸权体系,力量较为分散,解放军是局部力量,建军目标是确保国土安全和祖国统一,目标集中,加上东亚地理优势,中美两国如果发生军事冲突其结果一定是解放军达到战略目的,而美国全球霸权在东亚地区受损,同时,作为两个核大国,真的发生军事冲突会出现冲突的不可控升级,这并非是美国想要的结果,对比苏联就知道,虽然美苏之间的矛盾较中美更大,但直接军事冲突并没发生。事实也是自2017年以来,虽然中美双方围绕台海、南海均有不断的军事威慑活动发生,但一次擦枪走火都没有,而且相遇时的追逐、驱离程序都符合国际法标准,越来越专业,可见双方在军事冲突管控方面还是有默契的。



图2 解放军的优势是聚焦

在经济领域,美国和中国无法竞争,一方面,中国的市场总量多于美国,经济增长率连年高出美国好几个百分点,GDP超过美国是迟早的事情,另一方面,中国市场规则和法制化水平在逐渐完善,全世界看好中国、投资中国已成为共识,美日精心策划的重组产业链已经被外国企业家们不断加大的对华投资额度所打脸;最重要的是,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转移是世界发展大势,而中国恰好位于亚太中心位置,美国是边缘地带,这种世界潮流谁也抵抗不了,因此根本不是应该竞争的领域。

在外交层面,自2021年美国总统拜登上台以来,在废除特朗普路线以后,我们确实看到了美国强大的外交影响力,先后策动印度、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欧洲和中国闹掰,但长远来看,这些闹掰都是暂时性的,外交纠纷和实际经济利益比起来终究还是低一等,今年最大的外交事件是欧盟冻结《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但我们看到,欧洲这个行动只是暂时冻结,而且向中方直接给出了取消冻结的条件,双方在紧密接洽具体细节,恢复是迟早的事情。而且中国和苏联不同,美国的盟友对中国的外交孤立并不能附带军事冲突与经济断绝来往,因此对中国只能产生面子效应,不能产生直接削弱作用。



图3 战疫让美国意识形态战破产

在意识形态领域,自2020年疫情以来,中国已经非常自信的平视世界了,资本主义那一套民主自由的说法逐渐在中国年轻人中破产,美国妄图依靠意识形态煽动瓦解我国社会体制的努力完全失去了可能,反而是美国自己因为弗洛伊德事件和贫富差距不断撕裂。

综上所述,美国想在这四个领域和中国分出胜负绝不可能,甚至把自己搭进去,也有人说中美大战台湾可能是最关键的胜负手,但实际情况是美国绝对不会在一个对中国最有利的家门口位置和中国来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台湾一个小小的岛屿,不可能决定中美两大国的兴衰,但科技战却不一样。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也信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美国现在的所有问题都能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因为科学技术就是发展势头,就是社会体制变革的推动力。从体制角度来看,美国当下衰落的最大原因来源于体制的僵化,我们看到,两党制的国家政治体制几百年不变,一个总统上来后立刻废除另外一个总统的政策,国家没有规划、发展没有延续性,两党恶斗,比拼道德不比拼能力,工会霸占行业,拒绝新技术流入,医疗费用高企,百姓民不聊生,但美国政府做了什么?什么都没做!而中国呢,政策调整速度极快,而且尺度非常大,6月10号,国家直接批准浦东新区具备立法权,这种体制变革力度是美国完全不可能想象的,但如果科技发展了,美国这一切的体制机制变革就比较容易了。举例而言,我们看到NASA本来是美国航天领域的霸主,因为长时间的处于垄断地位,配上超高的国家政治地位,内部官僚主义横生、效率低下,最后甚至每次卫星发射都要找俄罗斯借火箭,但是在马斯克做出技术革新,大幅度降低航天成本,提高效率后,美国航天工业领域的整体格局就为之一新。再比如虽然美国人极端重视隐私数据保护,但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互联网应用涌现之后,美国社会和企业也开始逐渐接收了人脸识别、手机支付,很低的支付成本和较低的资金持有风险压倒了人们对于隐私的担忧。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够持续维持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以科技发展密不可分,手机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深刻的改变着整个国家,推动我们一步步走向现在。



图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通过科技进步来推动军事、经济和其他领域的竞争力其实对美国来说并非第一次,1957年,因为担忧自己的军事技术被苏联超过,美国专门成立了著名的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整个美苏竞争期间,从核武器、轰炸机、战略潜艇再到航天、登月,几乎每个科技领域都有DARPA的影子,苏联解体后,一直到2010年以前,美国在科技领域都有巨大的优势,美国有全世界的经济中心纽约,文化中心好莱坞,教育中心麻省,科技中心加州,霸权一时无敌,但在2010年以后,中国的快速追赶让美国惊心,一方面,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竞争中,虽然美国的原始创新多,但中国的创新应用速度远超美国,新基建类设施的推动更是举全国之力,到2017年时,华为的5G通信技术独步全球,让美国第一次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另一方面,美国在科技研发的投入世界排名从1995年的全球第二掉到到了现在的全球第10,虽然美国大学的排名仍然靠前,但中国大学排名上升速度迅猛,清华大学的排名甚至开始超过美国传统前20大学,论文和专利产生数量更是远超美国,这些迹象都让美国觉得大事不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了。

但相比其他领域,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先优势还存在,美国收割全世界人才的机制仍然健全,整体创新能力仍然优于中国,美国推出《无尽前沿竞争法案》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和扩大这种优势,和中国赛跑,利用科技力量,再次推动美国社会变革,推动生产技术新革命,从而引领世界,击败中国,但结果很可能不是美国想要的,因为相比美国,中国对技术革新的制度约束非常低,而且锐意改革的心态非常强,体制机制改革总是能在技术发展之前超前部署,谁输谁赢不是一目了然?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只能选择“科技战”:在另外四大领域,白宫已无法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