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开幕,紫金山实验室发布三大重磅科技成果
作者: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6月17日,第五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紫金山科技城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大会上,紫金山实验室发布网络、通信领域三项重大成果,并举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ENI)开放合作启动仪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刘韵洁介绍,面对新型网络技术攻关与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江苏省、南京市自2011年开始组织开展未来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并进一步成立了紫金山实验室,集聚核心科研人员1000余人。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实验室已在新型网络架构与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的重要突破。
会上,“全球首个骨干网级可编程交换设备操作系统”成果在开幕式上第一个发布。“工业互联网等实体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系统架构开性的问题,该可编程交换设备操作系统允许第三方通过开放接口增加自己需要的功能或者是协议。”刘韵洁介绍,系该统不仅与硬件设备解耦,还与芯片解耦,支持多种异构国内外芯片。不光如此,它的应用范围广泛,还支持广域网、城域网、接入网和数据中心。目前该系统已经在长三角九个城市圈区域网络内实现数据分析应用。刘韵洁介绍,项目由紫金山实验室和北京邮电大学共同完成,紫金山实验室将把该系统进行开源,联合设备厂家、运营商和高校,共同打造开放的生态环境,通过迭代开发,为网络的发展做出贡献。
企业上云是企业数字化的一个必由之路。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企业上云只有40%,欧美国家上云比例70~80%。“为解决中国企业上云率低的问题,紫金山实验室与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南京未来网络产业公司共同研制出‘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多云平台’,营造出友好的上云环境,并在大会上正式开通。”刘韵洁介绍,阿里云、腾讯云因为接口技术不同,实现互联比较困难;而多云平台将异构的多种云实现互联,实现一点入网多种云进行互联且共享协同,该能力大大地方便了企业上云。此外,平台还能够和应用网深度融合,可以提供多种接入方式,手机、专线、Intel、小盒子等方式上云。
随后,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兼首席科学院、东南大学教授尤肖虎发布“全球首个5G网络数据采析体系与性能追踪系统”。5G系统非常复杂,应用场景千差万别,给网络优化和运维带来巨大挑战。如果5G网络出现性能缺陷,如何进行性能定位与准确追踪?尤肖虎和研发团队推出“紫金云踪”追踪系统,深入到5G网络内部,对能够反映5G网络特征的数据进行采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5G网络分散在不同的设备,数据分成链路层、网络层等多个物理层。”尤肖虎告诉记者,5G数据不像图像一样直观,其本身高度抽象,理解困难,相互之间耦合关系非常复杂,挖掘起来非常困难。紫金山实验室和东南大学联合团队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建立了完备的数据采集与分级体系,体系第一步就是实现数据逐层自动采集。“我们采集的数据来自基站等,覆盖整个5G的L1、L2、L3各个环节。”尤肖虎解释,第二部则是建立特征数据体系,进行分析处理。沿着这个思路,尤肖虎团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5G网络性能采集与性能追踪验证系统,这个系统包含80多个基站以及100多个终端,实现对整个网络性能精准的分析和定位。
系统技术原理听起来复杂,如何简单运用起来?尤肖虎团队还自主研发了业界首款5G基站无线数据实时分析软件PMLAirTracer,提供了空口数据实时采集、分析、追踪、可视化一站式解决方案。“这个软件只需要在5G基站上进行部署,就能对5G网络最关键的环节,对它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追踪。”尤肖虎举例,在实际数据采集过程中,如果发现在某一个时刻上行时延忽然增大发生异常,软件系统会自动选中这一个时间点自动跟踪,准确定位到终端延时产生的位置,再反馈给工程优化人员、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从而迅速解决相应问题。目前,系统已在中国移动、新华三、中科院计算所等多家单位推广应用,并上线紫金山实验室5G网络真实数据开放平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王梦然/文 邵丹/摄
编辑: 谢诗涵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https://www.dolc.de/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