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1-6-19 19:11

日本对中国崛起整体负面态度不会改变,日本比韩国要多一层考虑

作者:怪蜀黍老囧曾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菅义伟在17日的记者会上再次提到日本和中国的关系,这一次日本首相并未发表过激言论,直言中国是日本的邻国非常重要,日本应该跟中国建立稳定的关系。当他被记者问到,G7国家是否会一同构筑对华包围网时,菅义伟表示,“我们不会对中国构筑什么包围网”。



很多人拿文在寅与菅义伟的表现进行对比,进而讨论日韩在对待中国崛起问题上的态度差异。应该说,这种不同的根本在于,日本比韩国还多一层考虑。
应该说,日本是对中国崛起最为纠结的一个国家,比美国还要严重。因为从1894年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就已经奠定了亚洲第一的地位,这一地位只在二战战败后暂时性的中断,随后则在60年代开始的经济腾飞之后再度延续。直到2010年后,日本都拥有着亚洲最现代化的国家的地位。





然而这一切本质上是不正常的,因为日本终究是亚洲边缘国家,亚洲本身的秩序中的正常现象应当是大陆国家居于核心。日本的崛起是西方近代国际秩序随着殖民力量扩张到全球后日本自身率先革命的产物,日本“脱亚入欧”的背后就是西方作为唯一现代文明路径下的结果,而日本之所以能那么快接受也与其本身就有的边缘地带属性有密切关联。换言之,日本在亚洲本就不是核心,反倒船小好调头,更能抓住西方近代化的战略机遇。





对于西方来说,日本的加入是可以容忍的,因为尽管日本的近代化,以及美国的崛起,让大英帝国无法彻底压住亚洲而丧失了霸权,但本质上看,日本作为一个边缘处于亚洲的领导地位却可以让亚洲本土的政治秩序持续的无力。日本缺乏一种长时间内文明核心的积淀和底蕴,不具有足够的政治领导力和整合力,这点在二战战败后完全成为美国帝国附庸进一步强化,并且成为完全成为西方中心秩序的一部分。对于亚洲本土政治秩序而言,日本为数不多的贡献就在于引入了西方近现代知识的同时,用侵略战争的方式让亚洲更多的本土政治力量从殖民秩序中觉醒,尽管后者甚至并不是在日本意图内的结果。



因此,中国所代表的是中国对整个西方中心秩序的亚洲本土的回应,中国崛起对于西方中心主义秩序而言,这才是真正具有潜在革命性的因素,而日本不是。也因此,从日本的角度来看,他们如果让亚洲本土政治秩序重新掌握在亚洲自己手中,那么日本的地位必定不保,也因此,日本对于中国的崛起极度不适应,甚至远不如韩国那样灵活。





也应该看到,以中国的体量,中国崛起绝非日本可以遏制得住,与此同时日本还在中国开放市场中拥有非常庞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日本事实上一边享受中国崛起带来的利益,一边又在担心中国崛起彻底瓦解日本先进的基础,同时还远远没有能力控制住中国崛起。这种状态下,日本的心态极为复杂,也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整体来看,负面态度会更多。
我们可以认为,在中美关系趋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日本能否谨慎地处理好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将是关键。日本可以选择的策略更加复杂,他们可能随时将美国、中国作为筹码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根本上,日本没有太大的空间接受中国崛起,除非没得选。



日本面对的结果可能有三个:
其一,最理想的状态是中美两国在竞争乃至对抗中同时衰弱或失去足够的控制力,这可以让日本在保持亚洲第一的态势下实现松绑,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
其二,是中美竞争中美国成功地压制住中国的崛起,这样东亚秩序就依然持续,这对于日本而言是次优选项;
其三,中美竞争乃至对抗以中国实现对亚太地区的控制为结局,这样东亚秩序就将成为中国主导下的全新格局,而日本则会真正从核心地位走下,并在这套新秩序中寻求新的定位。
目前来看,日本对华态度依然是负面居多,日本国内依然大量充斥着反华信息,这背后并非因为中国做错了。韩国没有这样的包袱,处理方式可以更为灵活,而日本则不得不在这种历史变迁中愈发纠结,要指望他们大部分的政治精英和社会精英从亚洲的本体思考其实有很大难度。
相反,中国崛起带来了中国的自信,也让中国人能够更为客观理性地看待日本。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说“中日必有一战”,因为大部分人都意识到日本压根拦不住我们。这里的心理优势其实也将赋予中国更为灵活的态度,日本现在只能在策略上恶心我们,谈得上威胁的其实不太多,而且会越来越少。中国人已不必过度纠结于日本的态度,我们自己做好了,日本的态度也就不重要了。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对中国崛起整体负面态度不会改变,日本比韩国要多一层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