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cnews 发表于 2021-6-19 20:05

参考快评|告别“躺平”,不妨先重温一首歌

作者:参考消息

近日,围绕“躺平”与“内卷”的话题讨论在互联网上绵绵不绝,甚至引来海外媒体的关注。香港《南华早报》5月25日就刊文表示,中国须让“躺平”Z世代站起来。

该怎样看几乎人人热议的“躺平”现象?在笔者看来,首先,世界是多元的,人生是七彩的,无论内卷还是躺平,都不过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如何选择纯属个人生活范畴,既不必上纲上线,也无需过度解读。不要夸大“内卷”的压力进而制造焦虑,因为每个时代都有竞争的激烈搏杀;也不必对“躺平”一词忧心忡忡,在多数年轻人心中它也许只是一种自嘲。

其次,虽然代际有不同,认知有差异,但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可以“躺平”,可能明天就主动或被动投入到了竞争中。对大多数人来说,躺平只是人生特定阶段的一种暂时姿势。有资格躺平,是要经过前期努力才能换来的;在竞争中偶尔停下来歇歇脚躺平一下,不过是生活中本该有的一张一弛。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们之所以热议“躺平”,除了互联网特有的话题效应和部分年轻人的主观选择之外,社会环境压力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南华早报》文章称“躺平”其实代表了一些年轻人对“公平”的无声呼唤,说法未必准确,但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公司“996”工作制大行其道的当下,年轻人的成长环境与过去相比多了几分沉重也是事实。

“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当我们今天谈论“躺平”的时候,不妨重温一下这首著名的《爱拼才会赢》。

虽然今天对于“赢”的概念标准早已不再单一,但拼搏仍应是一个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一方面,年轻人在挫折面前无需自怨自艾,要明白人生如海上的风浪“有时起、有时落”;另一方面,社会也要让“爱拼者”看到更多“赢”的可能性,如此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拼搏者的队列。出于无奈的“被动躺平”不是单向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主客观因素叠加的一种现象。只有为奋斗者打开向上通道,对年轻人更多鼓励和包容,才能令他们在现实面前看到更多希望的光亮,也才能使之告别“躺平”的无奈,以拼搏之姿态,塑造人生的精彩。

来源:参考消息网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参考快评|告别“躺平”,不妨先重温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