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欢喜几家愁?婚姻里的残酷真相,你应该也被折磨过
作者:手写我心人,为什么要结婚?
我想,这个答案,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足。
我认为,两人结婚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
传宗接代
[*]寻找幸福
[*]
无疑,传宗接代,是底层的,是基础的,是次要的,而寻找幸福,则是高层的,是本质的,是主要的。
也就是说,结婚,就是为了寻找更高层次、更完美无憾的幸福。
但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近些年来,一直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便是一个最好的打脸。
钱钟书在《围城》里也这么说: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
可见,围城里的人,生活的不都是幸福的,如意的,开心的。
几家欢喜几家愁?
婚姻里的残酷真相,我猜,你也一定被折磨过!
第一种残酷真相:家外夫妻,家里邻居
不少夫妻,为了面子,为了名声,在外强作欢颜,硬装成一对恩爱夫妻,时不时地秀恩爱。
但只有天知地知的是,一旦关上家门,你朝东走,她朝西走;一个大卧室,一个小卧室,像极了一对邻居。
有什么事了,坐在一起谈论讨论,商量商量。
没什么事了,你做你的白日梦,她看她的情感剧;你玩你的游戏,她看她的抖音。
互不干涉,各自为政。
你是你,我是我。
一个屋檐下,两个自由人。
但,法律可是明文规定了呀,你俩是合法的夫妻,但实际上呢,却做着邻居样的事。
这就是残酷的分房睡!
分房好吗?
有利,更有弊。
甚至,弊,要远远大于利!
分房睡的结果,分的是身体,开的是距离,离的是心灵。
古语云:两口子床头打架床尾和。
分房睡,固然少了争斗,可情和爱呢,不也一落千丈吗?
有人戏称,
“老公就是睡在你上铺的兄弟。”
也有人坦言:
“结婚四年,分房四年。”
在“恋爱不同居,结婚不同床”的调查显示,有超过6成的夫妻处于分居或分床的状态。
即使是一直同床共枕的伴侣中,至少有一方考虑过分开住/分开睡的比例竟达到了53%。
夫妻应该是同床共枕,而非分房而睡。
虽然没了爱,但却还是睡在一个屋檐下。
你说,不无奈吗?不可笑吗?又不残酷吗?
第二种残酷真相:一头是妈,一头是妻,难以挑平
我想,很多人都一定听过这么个选择题:
若亲妈和老婆同时落水,作为丈夫的你,会先去救谁?
先救亲妈吧,老婆能乐意?
先救老婆吧,私心能同意?
怎么选,都难,都会出乱子。
所以,婆媳关系,才被推到天下最难处理的关系之首。
究竟怎么样才能挑平、挑稳这副担子呢?
其实,很难!
但更难的,就是丈夫了。
若婆媳关系很好,丈夫倒顺心开心;若一般呢,丈夫也能处理。
最怕的,就是关系僵化的,最难为、最痛苦、最郁闷、最无奈的,便是丈夫了。
一头是亲娘,一头是爱人,同在一个屋檐下,要么无话可说,冷漠以对;要么水火不相容,针尖对麦芒。
一个家,能和谐、融洽、温暖、幸福吗?
现实里,婆媳融洽、丈夫自豪的,肯定有,但比率呢,很高吗?
这难道不是一个不忍目睹的残酷真相吗?
第三种真相:要么争吵打闹,要么冷战抗争
夫妻,一辈子若从没红过脸,斗过嘴,这样的事,现实里,肯定没有。
你看呀,成为夫妻前,男女都各自生活的环境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接受的思想不同,各人建立起的三观也不同,若走到一起生活,像极了两盘磨靠在一起相互摩擦。
婚姻初期,被称为“磨合期”。
其实呀,整个的婚姻生活,夫妻俩人始终都在“磨合”着的。
既然磨合,就避免不了争吵打闹,你强我刚。
更甚者,家暴伺候。
大吵三六九,小争二五八。
这便是最为正常不过的婚姻生活了。
而有的夫妻呢,或许是因为性格使然吧,或者改弦易辙,搞冷战。
你不是不听我的吗,不是总和我闹矛盾吗,行,我不理你,不和你说话,我冷死你。
记得有个网友说他的妻子最爱搞冷战了,那期限呀,不是一天两天的,也不是一周两周的,而是论月,甚至按年!
你说,惊讶不?恐怖不?寒冷不?
夫妻不说话了,搞冷战,家里,即使是六月天,不也如三九冷吗?
时常吵闹,吵的夫妻爱冷了,情淡了,话少了,距离远了。
时常冷战呢,难道不是这样吗?
环顾左右,得有多少家庭经历过,或者正经历,或者将要经历家暴、争吵和冷战呢?
这,难道不是婚姻的残酷之一吗?
第四种真相:想逃出围城,却又纠结彷徨
钱钟书早就说了:围城里的人,急急地想冲出去。
若围城里温馨、幸福、自在,还有谁愿意逃出去?
很敬佩《幸福婚姻法则》的作者温格?朱利说的这一句话:
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想掐死对方的想法,这都是正常的。
因为婚姻不幸,不开心,所以想逃出围城。
逃出围城,简单容易,但又不简单,不容易。
因为,要顾及声名,还要顾及儿女。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自己是自由自在、舒坦开心了,可儿女呢,能不受到打击和伤害?
生活中,每每到了中高考过后,总会有一大波离婚的,这便是最好的证据。
也就是说,现实里,得有不少夫妻,早就对婚姻厌倦了,反感了,乏味了。
这样的婚姻,对他们而言,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想逃出围城,喘口气,轻松自由下,可又有顾虑,舍不得,放不下,忘不了,处于纠结彷徨。
就这样,硬生生地熬着,死沉沉地挺着,得过且过,疲于应付。
第五种真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是冠名堂皇的说法。
说白了,就是出轨和出墙呗!
这两种情况,可是对婚姻最大的不敬和不忠,也是最大的威胁和挑衅。
可现实中,少吗?
若是少的话,能始终牢牢占据离婚原因的榜首吗?
有些男人,自以为腰包里多了几张票子,就蠢蠢欲动起来了,家里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
另一半知道的,无不咬牙切齿,痛恨伤悲,一哭二闹三上吊。
容不得沙子的勇士自会愤然提出分手,可一旦分手,有后顾之忧者,就踌躇犹豫了。最终是,只得含羞忍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煎熬着度日罢了。
知道爱人出轨的倒好,可那些仍被蒙在鼓里的呢,对她们公平吗?
虽然纸里包不住火,但问题是,还能包得住。
明知配偶有外心家外有家了,可还是屈辱无奈地生活着的,以及那些还误以为配偶对自己忠心无二的人,生活中,难道少吗?
这,难道不是悲哀而又残酷的真相吗?
第六种真相:一方身体出现缺陷,另一方默默忍受
身体出现问题的,一般的,几乎都指向了男人。
虽然,性,不是婚姻的全部,但婚姻里,若没有了性,是万万不行的。
婚姻里的谁,胆敢大声地高呼:“我的婚姻里可有没有性”?
我想,人很少,很少,甚至低到0。
也就是说,没有性的婚姻,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难以走到尽头的。
但现实里,一方出现身体缺陷,而配偶得不到幸福和幸福的人,难道没有吗?
第七种真相:两地分居,一种相思,两处寂寞
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不得不抛妻别子,远离家乡,四处打工。
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俯拾皆是。
不说远的,单单我住的楼栋里,就有。
我家的对门和楼上两家,男人只身一人外地打工,妻子在家照看孩子。
这两家的男人,能半年来一次就不错了。有的,甚至一年,甚至多年才来一会半会的。
这两家的女人年龄都在三十二岁,为了生活,只得忍受着与丈夫两地分居的痛苦。
说实话,这么个年龄,能不想念丈夫吗?
三五天不想,一两个月能不想吗?
可……
两地分居,真是“一种相思,两处寂寞”。
为了表示对丈夫的敬爱和忠心,女人更是守身如玉,洁身自好。
这种离别之苦,想念之痛,非常人难以忍受。
一家人和和美美、开开心心地聚在一起,那该是多么幸福而又美满的生活呀,可对她们而言,只是一种痴想,只是一份愿望。
生活里,得有多少对夫妻,两地分居,过着相思而又寂寞的生活呢?
这,难道不残酷吗?
婚姻殿堂,本该是富丽堂皇、温馨舒适、迷人幸福的,可我们只看到表面而已。
几家欢喜几家愁。
婚姻,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我是@手写我心,感谢你的评论、点赞和关注!】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