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1-6-23 19:25

港媒文章:美固守“中国威胁论”危害全球

作者:参考消息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30日发表题为《美国正在破坏全球化,它把中国的经济崛起视为安全威胁》的文章,作者系该报亚洲经济和金融领域资深记者安东尼·罗利,文章称,美国鼓吹的“中国威胁论”会危害全球。全文摘编如下:

上周,我写了有关某些国家恐华的文章。一名读者评论说,如果这些国家通过商务或外交部门而不是国防或情报部门来执行它们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对华外交政策,那么结果“可能令人惊讶”。

当全球化受到国家安全担忧的侵蚀时,这是一个有趣的想法。这在美国及其盟友与中国的对抗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主要国家的商务和外交部门能够用分析揭示,国家间的经济互动出奇的复杂且往往具有互利性质。而着眼于“安全”威胁的分析往往低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它们通常会损害国家间关系,就大国而言,会造成关系紧张,这种紧张会迅速从经济和部门层面转移到国家层面,然后威胁意识形态甚至造成实际对抗。这就是美国(及盟友)和中国之间关系的现状。

最近一段时间,这种情况最糟糕的表现发生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期,他的对华贸易和技术战在继任者拜登执政期间演变为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和竞争政策。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呈爆炸式增长,其真实原因常常被一些人误解或忽视,他们喜欢把中国说成是需要坚决甚至用强力应对的“威胁”。

正如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教授邢予青指出的,中国通过完全合法的手段成为一个全球贸易巨人,而不是常常被指控的“威胁”。

中国凭借其劳动力竞争优势为跨国公司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手段来大规模促进生产和销售。但是,从中获得的大量好处都归于销售最终产品的跨国公司。这“导致中国对美出口和贸易顺差被显著夸大”。

别国的商务或外交部门或许能理解这一点,但在偏见根深蒂固的地方,理性主义很少能引起注意,比如希望为增加防务开支和部署武装力量找理由的国防部或情报鹰派。

虽然拜登可能不会像特朗普那样在贸易战的道路上走得那么远和那么快,但科技战很可能会持续下去。

正如邢予青所说,全球价值链几乎肯定会成为美中之间,可能还有美国的联盟伙伴与中国之间大国竞争的牺牲品。还有人会说,全球化很可能是另一个牺牲品。

在一个理性的世界里,占据主导地位的应是经济理性而非安全和国防考虑。

中国正试图通过新的贸易协定和国际基础设施建设来保持全球化的活力。

来源:参考消息网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港媒文章:美固守“中国威胁论”危害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