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近怎么了?三次主动找我们对话,这三方面实力可能出了问题
作者:六爷阿旦最近饱受关注的G7峰会,这是一个西方发达国家团伙,搞的小圈子会议,一百多年了,世界上还是这些国家在横行霸道,但是现在他们也没以前那么好过了,说白了,就是他们的带头大哥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实力大不如前了。
虽然他们表面上看起来还是一团和气,那主要是因为半年前齐心协力,送走了一个让人上火的老头,在之前因为美国优先这事,那可没少吵架,说好听点是内部有分歧,说难听点,就是分赃不均导致的。根本原因,就是老大能争取到的利益,一年比一年少,大家要尽的义务却一年比一年多,难免就闹矛盾了。
美国是要脸的国家,这两天在G7峰会上,美国明面上在鼓动小弟们联合起来,恢复往日的国际秩序,重振雄风,继续过那无忧无虑的好日子。另一边,却通过不同的层面,在主动跟我们找机会对话,似乎是想解决一些问题。
一边让盟友和我们对抗,一边却找机会跟我们缓和局势,美国这闹的是哪一出呢?很多人只看到美国咄咄逼人的一面,而我偏要追根溯源,想带着大家去看看事情的另一面,美国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厉害?
我们先看看美国最近的表现,然后再去看看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经贸上,美国对我们依赖度增加
最近美国有三次找我们进行沟通,是不同层面的对话。按时间顺序分别是:第一次是5月27日,贸易代表对话。第二次是6月10日,商务部长对话。第三次是6月11日,国务卿布林肯与杨主任对话。
这里面除了第一次通话没有明确的说是否应约外,第二次和第三次都强调了我们是应美国之约而通话的。这就很明确的传递了一个信息,不是我们有啥受不了,而是美国在主动找我们对话沟通。按说傲娇的美国人实力这么强,不应该这么沉不住气,非要连环call,想必也是事出有因吧。
其实前两次对话,都是在经济和贸易方面的,这里面有相应的时间背景,其中最大的问题,对于美国来说,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美国对我们的依赖度有增无减。
这话不是随便说的,我们要看数据的变化,而且这个数据也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美国跟我们之间的贸易变化,一个是其他国家的替代发挥情况。
首先是从2018年,美国开始不断提高关税,原本来说美国这么搞,就是希望把我们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提高,这样其他国家的商品就有竞争力,这会形成一个替代作用,一方面可以打击我们的制造业,一方面可以扶持其他国家的发展。
要说想法还是很美的,但是没想到现实是这么残酷,在2019年,中美两国贸易额为5412.23亿美元,同比下降14.6%。但是到了2020年,随着疫情对全世界生产的影响,美国不得不加大了跟我们之间的贸易往来,而且还是在关税增加了25%的情况下发生的。
结果2020年,中美两国贸易额为5867.21 亿美元,同比增长8.3%。这还不是最让美国绝望的,真正让美国寒心的是2021年前五个月的这个贸易增速,可以说已经证明了美国前面的王八拳都打了水漂:
据中国海关总署6月7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前5个月,中美贸易额超过2796亿美元,同比增长52.3%。
而另一个方面,美国的好兄弟,被寄予厚望的印度,一心准备在产业链上取代我们的位置,下面这图是印度近几年的出口额增速变化,从2019年开始负增长,2020年是大幅下降14.8%,今年因为第二波疫情大爆发,预计还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大幅下降。
印度是如此给力,以至于美国的产业链转移计划,可能濒临破产,保守点说三年之内,这个事没戏,如果不谦虚的话,要靠印度,这辈子只怕都没戏。这么一增一减,跟美国最开始的设想完全相反,想减少的增加了,想增加的减少了,这事怎么搞?
所以从正面和侧面,两方面都证实了一个问题,在经贸上,美国对我们的依赖度有增无减。在这个基础上,美国真的是束手束脚,玩不出啥花样了。这事麻烦就麻烦在,但凡美国能用的招数,越是厉害,遇到斗转星移这一招之后,伤自己越重。
而美国主动对话的时间背景上,第二个方面,就是现在通胀的压力越来越大。
金融政策,美国无法独善其身
关于通胀,这是一个事关重大的博弈。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关注美国的通胀情况,这是因为过去的几十年,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保持了长期的宽松政策,而其他国家的货币都是盯着美元的,这就导致世界各国都出现了资产泡沫。
而一旦美国的通胀率上升,大家害怕美联储为了控制通胀,有可能会被迫加息,而美元当前仍然是世界货币,一旦美国被迫加息,那大家都得跟着加息,这种金融政策的忽然转向,很可能会导致全世界的资产泡沫大崩盘,这会引发一轮超级危机。
但是危机最大的关键,就在于先后的顺序,谁的泡沫先崩盘,谁就有可能成为其他人最后的晚餐,所以说谁都不希望自己是倒在前面的那个人。那怎样才能撑到最后呢?这就需要看通胀的压力,通胀压力越小,就可以越晚加息,这样风险就越小。
而正是在这样一个博弈逻辑下,我们可以看到从去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快速上涨,包括粮食和工业原料的价格都涨到了高位,大部分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定价权掌握在美国手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而美国放水,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就是把通胀输入到其他国家,尤其是对于制造业大国,因为是最主要的大宗商品进口国,会最先承受到输入型通胀压力。
这也是前段时间,我们不断强调要控制大宗商品涨价压力的原因,通胀如果在我们这里先起来,我们就要先承受加息的压力,相应的我们的房地产泡沫就会最先承压,这个问题不是不能解决,而是不能在美国的资产泡沫崩盘之前出事,美国想通过大宗涨价,让我们的通胀先起来,到时候他们一加息,来个釜底抽薪摘桃子。
但世界在货币金融层面,早已不是从前的时代了,我们在2015年货币发行换锚,相当于已经撤了梯子,美国还想故技重施,搞金融收割这一套,哪有这么容易的好事?
我们对应的办法是什么呢?基于上面我们说到的,美国在经贸上对我们的依赖度有增无减,所以最好的反击手段,就是人民币升值,这样也可以对美国输出通胀。很多人担心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出口,而事实上现在正是外贸出口占比最高,增速最快的时期,所以这时候是一个升值的窗口期,利远大于弊。
前段时间在大宗商品涨价的同时,我们不同层面都在释放人民币中长期会升值的预期,这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如果美国继续通过大宗商品来推高通胀水平,那按照斗转星移的反击招式,美国的通胀也会在人民币升值中飙得更高。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按照美国在6月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
美国劳工部公布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6%,跃升至5%,为2008年8月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7%,同比上升3.8%,为1992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这远远超出了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美国通胀的担忧。
美国的通胀水平已经达到了5%,而我们5月的通胀指数是1.3%。而美国公布通胀数据的那一天,正是他们的商务部长主动要求对话的那天。要说美国没压力,那肯定不符合现实,美股高高在上,就跟血压一样,高也不一定就是好事,现在是高处不胜寒。
在经贸上对我们的依赖度有增无减,在通胀压力上的小动作也被我们反弹回去了,美国现在一个头三个大,这一点也不夸张,要是没有这样的背景,他哪拉的下脸来主动找我们商量?要知道这些事,桩桩件件,那都是他们挑起来的。
现在自己拉的自己要咽回去,不是逼不得已,怎叫情何以堪?
主导国际秩序实力不济
前面的对话都是关于经贸方面的问题,而第三次通话则是关于国际秩序的,我们也可以看下这个对话的时机和背景,看看美国到底是遇到了什么过不去的坎?
因为美国国务卿主要是管外交事务的,他出面一般来说就是国际事务上有问题,而这个时间点有什么事情呢?难道是为了同时在英国召开的G7会议吗,理论上来说,这种破事美国没有必要事无巨细都来跟我们汇报,那想必是另有原因。
在6月11号对话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12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将要召开的伊朗核协议相关方第六轮会议。而在通话的公告里,最后有一段话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的:
布林肯表示,美中近期一系列接触对双边关系是有利的,美方期待同中方增加各层级接触和交流。美方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美方希望同中方保持在重要国际地区问题上沟通协调。
美国这态度还是比较诚恳的,上来说了三句话,第一句是说美国不但愿意,而且期待跟我们沟通;第二句是上来交底,美国不会造次;表完诚意后,第三句才是真正的重点,美方希望同中方保持在重要国际地区问题上沟通协调。
这个重要国际地区问题,至少应该包括伊核问题。美国想重返伊核协议,喊了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进展缓慢,这都谈到第六轮了,各方对达成协议基本都不太乐观。尤其是主要的当事方之一,伊朗首席谈判代表、外交部副部长阿巴斯·阿拉格希告诉伊朗媒体,他认为“本周我们在维也纳不会得到最终结果”。
由于下个星期,伊朗就要进行总统选举,这可能也是一个比较重大的不确定因素,所以虽然一直说快了快了,协议快要达成了,但实际上谁也不知道还要多久,而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国截胡之后,美国还剩一张王牌,4月会谈将拉开世界变局的序幕》里,全面分析过这个问题,没有中国点头,美国重返协议是不可能的。
这也就是美国,脸比较大,一边在国际上搞联盟要跟我们对抗,一边还腆着脸来想让我们抬一手,但问题是美国重返伊核协议,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和伊朗签了25年全面合作协议,美国重返不过是跟欧洲和俄罗斯让渡利益,也许在美国主导的框架下,美国放松制裁,对我们也有好处,但这个好处再大,它也大不过2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去。
所以这个事,美国且得等着,除非美国能把一些跟伊核协议无关的制裁,一起放进来进行谈判,否则我们为什么要放他一马呢?总不能因为美国脸大吧?
其实这是美国优先政策的后遗症,美国把自己架得太高了,以为国际事务自己可以一手遮天,现在回过神来发现一个人搞不定,又想要拉拢盟友合作,又想让对手给条道走,要是世界上有这么便宜的好事,为啥没轮到特朗普,要轮到你拜登呢?
美国在G7会议上,还口口声声在提,基于实力的地位,但是实际上,很多事已经超出他能控制的范围了。
最后
从国际事务上,我们的回应其实可以看到我们的态度,就是美国要正视现实,美国一家主导国际秩序的日子已经结束了,我们现在反复强调的都是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这个规则秩序的含义是什么呢?
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国际规则和秩序,与之相对应的是,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一家独大,可以任意践踏联合国规则,美国说了算的秩序。要回到联合国框架下,就至少要回到二战后,苏联解体前,美苏并立的时代,未来的世界,不能由美国单方面说了算。
美国总是强调基于实力的地位,其实如果非要讲实力的地位,美国应该好好掂量一下,自己还有没有这个实力?这三次对话,实际上体现出来的是,美国在经济贸易,金融政策,和国际秩序上,实力都没有自己的脸大。
在我们的文化里,名不符实并不是件好事,所以现在客观的说,其实我们是实力远在名分之上,因为我们才是真正的重实力而轻名气。而美国面子虽然大,不过是在透支信用,这种透支一旦过了临界点,就会是反噬。
我们老话讲,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