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婚姻问题多,还不离不弃?靠压抑需求的婚姻没什么好显摆的
作者:婚姻咨询师范俊娟文 | 张琦
最近我听到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父辈人的婚姻不离不弃,问题为什么少呢?因为守规矩。”
不得不说,老一辈的人,离婚率真的挺低的,出轨的现象也少之又少,似乎很是幸福美满。
而现在社会,夫妻间的问题越来越多,离婚的人数越来越多,连国家都出台了“婚姻冷静期”来减少离婚的现象。
这么比较起来,好像社会在退步,人越来越不负责,越来越不遵守婚姻里的“规矩”了。
但说实话,也未必就是大家看到和理解的那样,过去人的不离不弃不一定是自发的,而现代人婚姻的不幸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
01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老一辈的人和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抱怨:“那个时候家里没钱,结婚的时候就随便添点家具什么的”“我们那个时候日子苦啊,一块钱都是大钱,都得掰成十瓣花”“以前买粮食都是用粮票,粮食少,我们就挖野菜吃,哪像现在啊,吃穿不愁”。
在那种艰苦的情况下,一块糖就能让她们像得了宝贝一样,开心很久。
所以,看起来是她们的幸福来的很容易,很好满足,需求特别少,其实只不过是她们的不幸福的程度太高了,所以那种“幸福感”就被放大了。
而这种“不幸福”是所有人的共性,每个人都是穷过来,苦过来的,所以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觉得忍一忍,熬一熬就过去了,包括面对婚姻的时候也是这样。
就拿我姑姑来说,他俩是经人介绍认识,在一起的,用旁人的话来说:“姑姑见面的时候,一身白裙子站在桥边,还没说话,就把姑父给拿下了。”
那个时候,家里基本都没什么钱,结婚也就没办得很大,彩礼只有缝纫机和暖壶。
虽然日子挺苦的,但姑父偶尔送来的花,节日送的丝巾和一些小物件,可以让姑姑高兴很久,那个时候,俩人在别人眼里,就是恩爱有加的夫妻,很让人羡慕。
但当姑姑自己说起来的时候,才知道,除了那些偶尔的好,她们的婚姻里,也有很多问题:
当初盖房子的钱是他们朝我爷爷奶奶借的,这事一直让姑父心里不舒服,好像自己低姑姑一等,所以就总想着证明自己是高位的。
而他证明的方式,就是“武力压制”,当两个人观念上不一致,要吵架的时候,姑父就摔东西,甚至会动手。
姑姑在外面顶他一句,他回家必定会发脾气,说话也很不好听,两个人不止一次吵到要闹离婚。
但每一次谈到要离,被家里人知道后,姑姑就少不了一顿劝说:“有什么过不了的,大家不都是这样的,你见有几个真的离了的,离了别人怎么看你,孩子怎么办,你得多想想啊,忍一忍就过去了。”
最后姑姑碍于“舆论”“劝说”“孩子”的压力放弃了,忍了下来,只是不搭理姑父,过几天俩人就和好了。
02
他俩的故事虽然不能代表所有老一辈人的婚姻,但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了我们,父辈人美好婚姻的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规矩>人。
这种情况下,他们白头偕老的爱情确实很多,但同时也不能否定,很多令人羡慕的爱情中,也不完全是一帆风顺,也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他们婚姻里那种不离不弃,也不全是人们觉得我开心幸福,所以才做出的选择,而是综合考虑所有因素之后,一个相对更优的决定。
离弃的代价太大,舆论的压力、家人的劝阻,地位权利的不平等,都不能支撑她做出“离婚”的选择,所以自己选择留在婚姻里,和对方捆绑在一起。
而自己在婚姻里那些痛苦,不幸福,不开心,就会去找一些别的方式去解决那些痛苦,比如:劝自己“谁的婚姻都是这样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比起痛苦,她们更需要规矩和束缚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所以她们守着那些规矩,觉得我只要不偏离,就可以安安全全的。
可从没想过真正去解决那些问题,只是压抑了自己的本性,像《北京青年》里河东爸说的那样,靠忍和熬在维持婚姻。
就好像是,哪怕这个房子破了个大洞,可至少它是一个避风港,不需要她们面对外界更大的压力。
而现代人的婚姻,从社会的角度看起来,问题很多,离婚率很高,把关系搞得乌烟瘴气,让很多年轻人不敢相信婚姻。
但有问题未必就是坏事,从人性发展的角度来讲,这算得上是人类的进步。
有人可能觉得,离婚率越来越高,关系越来越糟,还能是进步?不退步就不错了!
虽然外界看上去,好像是问题变多了,要求多了,离婚率高了,对婚姻不负责了,但其实不是问题变多了,而是人在慢慢的走向:人>规矩。
开始尝试从规矩中挣脱出来,更多的去关注关系的质量,自己过的是不是幸福,两个人是不是匹配等等。
对婚姻的舒适度有更高的要求,敢去突破一些东西,敢把过去人们藏起来的问题,摆在明面上去正视它,推着更多的人去找解决的办法,提升整体婚姻的舒适度,这也是一种对婚姻负责的表现呀。
所以,问题都表现出来了,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03
历史告诉我们,所有的改革都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阵痛,但这也预示着,人们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所以,人们的思想在进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是比较正常的了,比如:
不知道该怎么正确解决问题,只知道该怎么照顾自己,当自己把欲望放出来之后,欲望就会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
对规矩没有那么守着了,遇到诱惑的时候也可能会走错路,走弯路,让婚姻风气看上去有些乱。
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有这些问题,这些代价的存在,就要求自己退回到几千年之前,或者效仿老一辈人的生活模式,忍着,熬着,却没有解决问题的意识。
“人>规矩”是整个社会的基调,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既然人开始注重自己的快乐,自己的感受,想要更舒服的婚姻。
就更应该去学习该怎么处理婚姻的问题,去思考该怎么把自己的这种快乐放到婚姻中,在照顾自己和维持关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两者兼顾。
很多父辈的人一生都在守着“规矩”“舆论”,而被捆绑在不幸的婚姻中,现在的人愿意挣脱那些束缚,为了自己,为了下一代人有更幸福的关系而努力,这也是需要我们认可的。
end
留步!点点推荐吧!!
https://www.dolc.de/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