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两智库民调:美国影响力正在下滑,欧美年轻一代更看好中国
作者:战情解码近期,拜登开启了自己的欧洲之旅,这也是他上台后在国际外交舞台的首秀。拜登此次前往欧洲,不仅将与七国集团(G7)、欧盟和北约盟友们举行会谈,还将与俄总统普京在日内瓦举行会晤。短短8天的欧洲之旅,拜登显然是带着重建美欧关系,以及重塑美俄关系的重要任务而来。在出发前拜登就曾表示此次欧洲之行,就是要团结世界上的民主国家。近期的种种举动也印证了美国想重新成为欧洲的领导者,与欧洲盟友共同对付中俄。不过,根据美德两国智库的民调显示,拜登政府并没有恢复美国的影响力,反而还在不断下降。与之相反,中国的影响力却在不断上升。拜登政府影响力的下降,也令欧盟在对华关系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最突出的就是最近媒体曝出G7峰会上,美欧在对华问题上出现了较大分歧,甚至一度切断了会场的网络信号。
美国在G7峰会上重塑美欧关系
这份民调报告是由美国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和德国智库贝塔斯曼基金会共同制作。该民调调查了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波兰、土耳其、瑞典、英国和美国等11个国家1000名各年龄段的成年人。这份民调显示,认为美国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的法国和德国受访者,相比于疫情之前下降了约10%。在大多数国家中,美国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呈现下降趋势。如62%的55岁及以上的德国年长受访者认为美国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但在18-24岁的年轻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仅为42%。在英国年长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为74%,而在年轻人中仅为47%。在对美国的信任度方面,欧洲盟友们对美国的信任程度也在不断降低。仅有51%的德国受访者认为美国是可靠的合作伙伴,而对美国信任度最高的是波兰,达到了76%,最低的是土耳其仅为23%。
民调显示美国的影响力已出现下降
相比于美国,欧洲对中国的好感度在不断上升。认为中国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受访者比例最高的国家是意大利,达到了32%,其次是法国的28%,荷兰的27%。而对中国的看法持比较积极态度的有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和土耳其,分别有37%、36%、35%和34%的受访者持比较积极的对华态度。而在大多数国家中,年轻受访者对中国的看法更为积极,这与年长受访者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在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的问题上,18至24岁的年轻受访者对中国的评价普遍持正面。甚至有61%的美国年轻受访者对中国持正面评价,而在55岁以上的美国年长受访者中对中国持正面评价的仅为17%。
传统欧洲盟友对美国的信任度也在下降
从这份民调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就是美国对于欧洲的影响力正在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对那些传统的欧洲盟友而言,美国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法德这样的传统欧洲强国,也是美国在欧洲的重要盟友,他们对美国影响力的看法无疑具有有代表性。而民调显示相比于疫情之前,在美国最具全球影响力的问题上,法德两国民众的支持率下降了10%。而德国和土耳其这样的重要盟友对美国的信任度也越来越低,足见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正在下降当中。要知道这份民调调查的时间是3月底到4月中旬,这之后美国还被曝光出利用丹麦情报机构监听丹麦政府和欧洲盟友等丑闻,这无疑会更加增加欧洲民众对于美国的不信任感。
利用丹麦情报机构监听盟友令美国非常尴尬
其次,美国在年轻人当中的影响力正在快速下降。根据民调显示美国在18-24岁的年轻受访者中影响力出现大幅下降,中国反而在年轻人中的形象更为正面。由于年轻人是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等网络工具的主力,他们更能接受到有关中国的正面信息。随着中国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年轻人对中国的认识更为全面也更为丰富。而年长的受访者基本都在55岁以上,他们经历过冷战,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舆论影响,对于中国自然会有一些固定的印象。而伴随着美国内部的疫情防控、政治分歧、贫富差距和种族矛盾等问题的曝露,再加上中方在疫情中负责任的表现以及大国担当,年轻人对于中国的印象变得越来越正面,也实属正常,毕竟有同行的衬托嘛。
疫情暴露了美国的另一面
此外,欧洲传统盟友对于美国的信任度也在降低。德国和土耳其,一个作为欧洲重要的经济体,在欧洲内部事务和对外事务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个作为美国面向中东和南欧的重要盟友,对美国参与中东和南欧事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美国对德国一直进行着监听,德国几乎所有政要都在监听的范围内。在奥巴马政府时期被曝出窃听德国政要的丑闻后,时任总统奥巴马亲自向德国和欧洲保证不会再出现类似事件,但就在前不久美国又被曝出利用丹麦情报部门监控丹麦政府。这一消息令德国总理默克尔非常关切,马上要求美国进行解释。而对土耳其,美国则支持过反对埃尔多安的政变,在中东问题上美土也在库尔德和叙利亚问题上进行了多次交锋。历史上美国背信弃义抛弃盟友的事情没少干。而美国这种对欧洲盟友两面三刀的做法,的确也非常难以获得欧洲盟友的信任。
奥巴马曾承诺不会监听默克尔等德国政要
实际上,经历过特朗普政府"四面出击、到处退群"的欧洲各国而言,在拜登上台之初对其抱有非常热切的期待。拜登自竞选开始就表示要改变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修复和传统盟友的关系。欧洲自然也非常期待拜登能修复此前遭到破坏的美欧关系,外界也认为"拜登效应"将令美欧关系更加紧密。不过,拜登上台后并没有按照欧洲盟友预想的那样改善美欧关系,反而令欧洲盟友们感到了一丝丝不安。一方面,美国高举意识形态和团结盟友的大旗,要求欧洲加入到美国的阵营中对抗中俄。另一方面,美国也并没有给予欧洲足够的帮助和支持,反而将自身利益凌驾于欧洲盟友的利益之上。
此前,拜登政府上台之初就以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为信号,纠集欧洲盟友们一起对华施压。结果中国给予了果断反制和回应。欧洲方面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不仅遭到了中方的制裁,欧洲议会还报复性暂停了中欧贸易投资协定的审议。结果据中方今年一季度的对外出口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额是对欧盟出口额的2倍。欧洲盟友为了美国利益与中国进行对抗,结果美国和中国做生意做得越来越紧密。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都开始思考为美国与中国对抗是否值得。德国总理默克尔甚至亲自带队来中国洽谈经贸合作。拜登政府在上台初期也要求欧洲盟友加强对俄罗斯的战略压力,不仅挑动俄乌局势,还鼓动波兰和捷克等国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并扬言要对德俄合作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进行制裁。就在最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时表示可以解除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制裁,释放出了缓和美俄关系的重要信号,这无疑是给跟随自己的欧洲盟友挨个打了一个耳光。
美国正试图缓和美俄的紧张局势
拜登政府的一系列举动并没有按照欧洲的预想加强美欧关系,反而让欧洲盟友对美国愈发不信任。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拜登政府并没有将欧洲盟友作为平等关系来对待,反而延续了特朗普政府时期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出发点。拜登虽然嘴上说要重建美欧关系,但其更多的是要求欧洲按照美国的意志为美国利益服务,要恢复的是以美国为主导的欧洲秩序。这就使得美国在对欧政策方面更多是考虑自身利益,并没有太多考虑盟友的利益。拜登政府要求欧洲盟友站在自己一边对抗中俄,但欧洲在这过程中并没有获得什么实际利益,反而与俄罗斯的关系愈发紧张,与中国的对抗也不断增强。
在疫情防控形势不利,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欧盟原本的经济发展就受到了很大影响,再与率先控制住疫情并大力支持全球抗疫和防疫的中国进行对抗,同俄罗斯进行地缘博弈,欧洲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无疑将遭到巨大的损失。而美国却一边联合欧洲对抗中国,一边和中国大搞贸易,让欧洲受损失自己占便宜。再加上美国民主灯塔的形象,早就被防疫不利、政党分歧、贫富差距和种族问题等所打破。因而,欧洲方面对于美国的不安感在不断上升,美国的影响力在欧洲也出现了一定的下降。
德国已经开始甩开欧盟单独与中国进行合作
美国目前一心想着对抗中俄,联合盟友一起对中俄施加战略压力,围堵和遏制中俄的发展。只不过美国目前单靠自己的实力已经力不从心,所以才需要欧洲盟友们为其冲锋陷阵,但却不想给欧洲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利益。美国联合盟友共同对付中俄挑战的战略都是在为美国的利益服务,欧洲盟友的眼睛自然是雪亮的。这次在G7峰会上美国与欧洲国家关于对华政策问题上的分歧,无疑也反映出了欧洲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于欧洲对华态度的变化,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利用他们与美国的利益冲突降低欧洲在美国对华战略中发挥的作用,有效减轻我国面临的战略压力。正如一名欧盟资深外交官表示所言"现实就是我们(与美国)不是百分百团结",我们要将敌人变少朋友变多才是最有利的。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